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对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双相障碍患者进行识别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1-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和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两种致残、致死率较高的情感障碍。当BD以抑郁为首发症状时,两种情感障碍鉴别诊断困难。对MDD患者进行随访可以从主观症状学角度对两种疾病进行早期识别,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 MRI)则可以从客观角度为两种疾病的识别提供神经影像学标记。既往研究提示两种疾病常表现为多个脑区的功能差异,对两种疾病的大脑网络进行研究或许更有助于阐明两种疾病的神经影像学机制,其中基于体素水平的度中心度(Voxel-wise degree centrality,DC)是描述功能网络节点重要性最直接的度量指标,它可以敏感检测两种疾病的功能差异并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因此,联合随访和DC方法进行研究将为MDD和BD的早期识别提供研究基础。但目前研究结果尚不能直接应用于临床,而机器学习方法则可以通过训练数据集,建立一个能够区分不同个体的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新的数据集进行分类或预测,为研究结果向临床应用转化提供了可能。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对MDD患者和BD患者联合应用随访和rs-f MRI,探索MDD和BD各自特异性、素质性的神经影像学机制,为两种疾病的早期识别提供神经影像学研究基础;之后基于机器学习方法使用DC特征,建立分类性能最佳的MDD-BD分类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新的数据以测试该模型早期识别缺乏主观确诊症状患者的能力。方法:在基线收集MDD患者和BD患者并扫描rs-f MRI,之后对MDD患者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将随访过程中出现了躁狂或轻躁狂症状的患者纳入转相前BD患者组,从未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症状的患者继续纳入MDD患者组。最终纳入BD患者128名(其中转相前BD患者33名),MDD患者110名(其中33名与转相前BD患者年龄、性别、学历相匹配)以及与转相前BD患者年龄、性别、学历相匹配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40名。采集所有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学历、病程、用药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17-item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总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总分、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总分。使用SPSS 24.0软件对所有受试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的DPARSFA软件包对rs-f MRI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DPABI4.2软件对预处理后的rs-f MRI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比较MDD患者、转相前BD患者和HC之间的DC差异;第二部分首先比较明确诊断的MDD患者和BD患者之间DC差异,其次采用基于Scikit-Learn的Easylearn软件调用逻辑回归分类器,将存在统计学差异脑区的DC作为分类特征,建立MDD-BD分类模型,并使用5折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将模型应用于独立的测试数据集(转相前BD患者和MDD患者)。结果:1.第一部分包括33名MDD患者、33名转相前BD患者以及40名HC,三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学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影像数据结果显示三组受试者主要在右侧枕中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顶下回、右侧缘上回、右侧中央后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三角部额下回的DC值存在的统计学差异(P<0.05,GRF校正)。提取以上脑区的DC值进行事后检验,结果显示,与HC和转相前BD患者相比,MDD患者在右侧枕中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脑区的DC值减低(P<0.05),HC和转相前BD患者在以上脑区的D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HC和MDD患者相比,转相前BD患者在右侧顶下回、右侧缘上回、右侧中央后回脑区DC值增高(P<0.05),HC和MDD患者在以上脑区的D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HC相比,MDD患者和转相前BD患者在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三角部额下回脑区的DC值增高(P<0.05),MDD患者和转相前BD患者在以上脑区的D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2.第二部分包括77名MDD患者和95名BD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学历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影像数据结果显示MDD患者和BD患者在双侧额上回、双侧内侧额上回、双侧眶部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右侧眶部额中回、双侧岛盖部额下回、双侧三角部额下回、双侧眶部额下回、双侧内侧眶额回、双侧中央前回、双侧补充运动区、双侧中央沟盖、双侧中央旁小叶、双侧顶上回、双侧顶下回、双侧缘上回、双侧角回、双侧楔前叶、双侧中央后回、双侧枕上回、右侧枕中回、右侧枕下回、双侧楔叶、双侧舌回、双侧距状回、双侧颞上回、双侧颞极:颞上回、双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双侧梭状回、双侧岛叶、双侧前扣带回、双侧后扣带回、双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壳核脑区存在DC差异(P<0.05,GRF校正)。机器学习分类结果显示MDD-BD分类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0.80±0.04,敏感度为0.80±0.04,特异度为0.78±0.1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0.04。将该模型应用于测试数据集,分类准确率为0.55,敏感度为0.61,特异度为0.48,AUC为0.54。结论:1.MDD患者表现为特异性的右侧枕中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DC值减低,转相前BD患者表现为特异性的右侧顶下回、右侧缘上回、右侧中央后回DC值升高,可能是两种情感障碍早期各自特异性、素质性的神经影像学标记;MDD患者和转相前BD患者共同的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三角部额下回脑区DC增高可能是两种情感障碍早期共同的神经影像学机制。2.基于机器学习方法使用皮质边缘纹状体神经环路的DC特征建立的MDDBD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为80%,并且所建立的模型可以识别出61%尚未出现主观确诊症状的转相前BD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吸烟是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烟草消耗与肺癌发病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多长、不同条件下的这一时间间隔长短有无差别等。目前通过肺癌高危评估问卷所收集到的吸烟相关的数据十分有限,并不能很好的回答上述问题,因此在全球范围对烟草消耗量及肺癌发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烟草消耗对肺癌疾病负担的影响及其延迟效应进行重点探究;而同时由于肺癌发病隐匿、
目的:纯钛因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优异的抗腐蚀性、生物相容性好、无磁性、无毒性等各种优良特性,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种植体植入材料之一。但纯钛作为生物惰性材料本身无抗菌性,因此容易导致局部的细菌繁殖,细菌容易在种植体颈部等区域黏附引起种植体周围炎而影响其骨结合能力。因此,提高种植体长期的抗菌活性变得尤为重要。虽然已有研究报道通过种植体表面改性,如表面涂层携有抗生素等方法能够抑制种植体植入后细菌感染,减
目的:肥胖被认为是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危险因素,其中由于肥胖导致的OA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肥胖相关OA属于代谢性OA的一种,肥胖人群中OA高患病率除了关节负荷增加以外还与体内过多的脂肪因子显著相关,其中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最相关因子之一。但是,瘦素在肥胖相关OA的发病中是否是一个必要条件?抑或只是OA进展的促进因素?瘦素是通过何种机制促发/促进OA?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揭
目的:研发人工骨植入材料仍然是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热点。钛和钛合金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机械特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各种骨替代材料。但由于钛合金是惰性金属,不能提供有利于周围骨组织生长的生物微环境,常常导致骨植入材料的愈合时间长甚至失败。通过材料表面修饰的方法,在保持其良好的机械性能的同时,可以赋予钛合金生物活性,提高宿主组织的生物学反应。骨组织的再生和重塑过程需要多种生理信号,包括生化、电和
水产养殖中过量的杀菌剂和抗生素等危害物长期积累会对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风险。由于传统的处理方法(如过滤法、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处理时间长(60min以上)、效果差(效率在50%以下),因此,开发新的高效降解方法意义重大。
期刊
目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HT)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导致的。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HT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以CD4+T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浸润,因Th1细胞、Th17细胞等CD4+T细胞数量增加,产生了大量的TNF-α、IL-6等细胞炎症因子,进而导致甲状腺细胞凋亡、坏死,最终进展为甲状腺功能衰竭。近年提出的
目的:疟疾在全球广泛流行,是一种以蚊媒为载体传播的热带寄生虫疾病。作为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疟疾对于儿童的生命构成了极大地威胁,尤其是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和地区的儿童。根据2020年11月出版的最新疟疾报告显示,在2019年全世界仍有近87个国家处于疟疾流行区域,共发生约2.29亿例疟疾感染病例,与2000年疟疾发生病例相比,下降了约0.09亿例。纵观疟疾死亡病例,我们发现在过去的20
目的:酒精是最常见的毒物,也是参与并影响颅脑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经常酗酒会引发机体脑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脑神经细胞出现变性,进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现阶段医疗技术对因酒精引发的脑组织损伤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因此探究该病症的发病机理对于酒精性脑病的早期预防和临床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酒精可通过多个环节造成脑细胞损伤,但其具体作用环节十分复杂。除酒精直接造成的神经毒性作用,其间接损
目的: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独立易感因素,同时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时临床表现更重,住院时间更长,住院花费更高,但其加重的原因和机制尚不清楚。以往的研究证实肺部感染时,感染组织局部会出现缺氧微环境。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低氧反应元件,在细胞组织氧浓度下降时激活,并激活一系列下游分子的转录及表达,既往研究表明HIF-1α参与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本研究通过观察在糖尿病小鼠肺
目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组病因未明、致残和致死率高的、最具破坏性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一,在普通人群中的终身患病率大约是0.7-1%。SZ是具有高度遗传性的疾病,父母一方为SZ,其子女的终生患病率为13%,发展为SZ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多,提示此部分人群为SZ的遗传高危人群(Nonpsychotic Biological Genetic High Risk,G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