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质量文化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gd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职业院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由于发展速度快、历史短,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活动中,质量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本文在文献分析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主要运用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与借鉴企业质量文化理论来研究高等职业院校的质量文化问题。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区分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术性标准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标准,提出高职院校应该避免因质量标准应用上的混乱和茫然带来的问题,而要达到技术性质量标准就必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第二章研究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和灵魂—质量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质量文化的功能、特征、结构和纬度;认为质量文化体现了高职院校在长远发展中的文化自觉和生存意识,来自于高职院校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的观念系统、学校内部文化环境的改善以及学校、企业与社会为共同利益关系所付出的努力。第三章探讨高等职业院校质量文化的机制问题,从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要建立和谐、贯通的质量文化运行机制,在运行中实现质量文化的督与促、需与供、改革与适应;要建立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动力机制,实现质量文化的动力开发、转化与反馈;要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体系”与“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两个体系互相支撑而成的质量保障机制,使质量文化管理实现静态与动态、外部与内部、结果与过程的结合;第四章结合宁波某高等职业院校的质量文化建设作实证分析,主要对学校办学定位和目标、质量理念、质量制度、师资队伍质量素质、质量形象、质量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研究高等职业院校质量文化的建设途径问题。从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行业性等特征出发,提出要建设创新文化、强化办学理念、构建校企合作的文化、培育职业价值文化。 质量文化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开放性。只有精心培育质量文化,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坚守自身的理想与准则,并日趋显示出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最终,高职院校将与普通高等院校成为我国高教体系的两根支柱。
其他文献
洪洞通背拳是流传于山西省洪洞县一个古老的、土生土长的地方拳种,是现代社会的文物,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独树一帜,成形于唐末宋初,传承于当今盛世。洪洞通背拳根植于中国传统
随着人们对外语学习中情感因素的不断关注和研究,焦虑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已经成为语言学家们热衷研究的问题之一。根据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民余暇时间的不断增加,休闲体育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最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休闲体育产业及关联产业日益繁荣。但我国休闲体育发展也受到内外各种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