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迁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下基础教育的目标和归宿,也是目前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但已有的研究较少涉及小学数学解题策略的迁移问题,对解题策略迁移的影响因素和解题策略迁移特点、机制的探索也存在缺憾。本文从影响解题策略迁移的样例、练习和加工方式出发,以小学四、五年级数学应用题为材料,探讨了影响小学数学解题策略迁移的可控教学因素,进一步考查了解题策略在不同教与学的方式下的迁移效果和特点,并分析了其原因和内部机制。研究结论不仅有利于深化策略学习和迁移的有关理论,更有利于对小学数学策略教学,乃至知识教学的切实有效指导。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实验法、调查法、测查法和口语报告法,采取双重评分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Ⅰ考察了不同样例呈现方式和不同练习方式对小学数学解题策略迁移的影响,分析了在样例呈现方式和练习方式的不同结合形式下解题策略迁移的效果和总体特点。实验Ⅱ运用口语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在不同的样例呈现方式、学习者不同的加工方式和练习方式下小学数学解题策略迁移的具体效果,并探讨了解题策略迁移的发展特点及其内在机制。实验得到以下几个结果: 1.实验Ⅰ表明在小学数学解题策略的后测迁移效果中,样例呈现方式和练习方式的主效应均达到显著,但二者未出现显著的交互作用。具体说来,解题策略近迁移效果在不完整样例呈现、分块式练习方式下的成绩最好;但在中、远迁移中,不完整样例呈现、交叉式练习方式下的迁移效果均为最好。实验Ⅱ表明小学数学解题策略除了在近迁移中出现样例呈现方式的显著主效应,和在远迁移中出现加工方式和练习方式之间显著的交互作用外,在3种迁移中其他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总体而言,解题策略在近、中、远3种迁移中,越是在不完整样例呈现方式、描述式加工方式和分块练习方式下,小学数学解题策略迁移的效果就越明显;反之,越是在完整样例呈现方式、列式式加工方式和交叉练习方式下,其迁移效果就越差。具体说来,小学数学解题策略在不完整样例呈现、描述式加工方式和分块练习方式下的近、中迁移效果最好,在不完整样例呈现、列式式加工方式和分块练习方式下的远迁移效果最好。 2.样例呈现方式、学习者的加工方式、练习方式和策略意识水平是影响小学数学解题策略迁移的可控教学因素;问题难度、解题水平与性别等是小学数学解题策略迁移中难以控制的教学因素,它们之间及与可控教学因素之间有时有交互作用发生,共同影响解题策略迁移的效果。 3.小学数学解题策略迁移的水平有低、中、高策略水平;其发展经历了陈述性知识迁移的初级一数字运算阶段、联结性程序知识迁移的中级一步骤列式阶段和运算性程序知识迁移的高级一图式解题阶段。这同时体现了小学数学解题策略迁移发展的特征及其内部机制。 4.在小学数学解题策略迁移中,策略使用意识与策略使用水平之间既有一致性,又存在不同步性。具体说来,解题策略的近迁移与浅层策略意识通常有较高的同步性;但中、远迁移则与深层的策略意识有关,在学习者未掌握策略的“条件化知识”前,二者通常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不一致性。 5.采用2种评分标准对小学数学解题策略迁移状况进行评价有不同的效果:百分制评价,可以考查解题策略运用和迁移的总体趋势和特征;等级制评价,可以反映策略的运用和迁移过程,便于分析具体问题的解题策略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 6.研究得到许多有益的教学启示:策略渗透课之前进行明确的策略教学;提倡不完整样例的探究式教学,进行不完整样例教学和分块式练习;在解题过程中鼓励学生出声思维;帮助学生选择最佳的学习方式;唤起学生的深层策略意识;综合评价学生的解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