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马斯·哈代一直以来都备受各界关注,人们对他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但由于威塞克斯评论的盛行,大多数评论家都相对忽视了伦敦生涯对哈代思想以及创作的影响。本文认为,在伦敦这个工业中心,成长于多切斯特的哈代在思想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他见识了以铁路为代表的工业发展摧毁性的力量,感受到了工业进程不可阻挡的脚步,同时还见证了伦敦迅猛发展背后下层人们悲惨的生活。在伦敦,哈代真正踏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他对工业革命的反思和质疑跟他的伦敦经历是分不开的,这在《苔丝》和《裘德》中都能找到有力的例证。事实上,十九世纪的英国一直蔓延着关于“进步”的宏大叙述。因为工业革命带来巨大的物质进步,当时的英国陷入了对工业文明的崇拜、对未来的盲目乐观之中。麦考莱等人吹嘘的“进步”神话更是助长了这种豪迈气势。然而,卡莱尔在《时代特征》中却指出工业时代是“机械时代”,“人的脑袋和心灵都变得机械了”。之后阿诺德、狄更斯等人都加入了卡莱尔开创的批评语境。哈代其实也继承了这种批评传统。通过描写《苔丝》中蒸汽打麦机的工作场景以及塑造《裘德》中的小时光老人,哈代对“进步”神话进行了有力的抨击。迷失在机械时代的滚滚“进步”浪潮中,人们拼命追逐利益,身心都变得机械化,机器反成了人类的主人,“病态的匆忙”更让灵魂变得麻木不仁。人们丧失了应有的道德关怀和责任,势必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聆听哈代的心声,能帮助我们在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一份理性,保持一份清醒,因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平衡发展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