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已被国内外的许多学者认可,也得到了各政府部门的重视。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然而,融资难问题一度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困扰各国学术界、实业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世界性难题。在供应链中,当一方成员企业面临资金约束时,往往不能执行最优的生产运营策略,这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经营和存续,同时也会影响到供应链下上游成员企业的运营,甚至造成供应链断裂的风险,进而影响供应链各方的收益和供应链整体的运行稳定性。因此,通过供应链金融来缓解供应链中成员的资金约束问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阶段的报童模型,主要分析了资金约束下,零售商和供应商在预订融资模式和反向保理融资模式下的策略问题,研究了批发价折扣、资金成本、信用风险等因素对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当供应商存在资金约束时,受限于其自身企业规模及信用水平,很难从银行等外部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生产资金。为提升供应商的产量从而提升自身收益,零售商会考虑为供应商提供资金支持,主要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模式。内部融资是零售商通过订购部分产品,预付账款满足供应商的资金需求,该模式受限于零售商的流动性状况及资金成本等因素,而且,零售商会分担一部分供应商的库存风险。外部融资则是零售商利用自身信用为供应商提供担保或引入保理商等方式进行融资,该模式下零售商会面临信用损失的风险。研究发现,在无资金约束的情况下,从供应链整体角度来看,供应链中采用预订模式采购,其实质上是将库存风险和收益在上下游供应链成员之间进行转移,供应链成员会考虑自身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进行策略选择。在资金约束下,要使资金受限供应商达到无资金约束下的最优生产,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融资方式,均需要有一定的自有资金。一般情况下,实现无资金约束下最优产量时的供应链总利润要大于未实现时的供应链总利润;当两种模式都实现无资金约束时的最优产量时,预订融资模式的总利润要大于反向保理融资模式的总利润,这是因为内部融资成本实质上是收益、风险在供应链成员之间转移,而外部融资成本则是将收益、风险在供应链成员及外部金融机构三方间转移,对于供应链来说会形成额外的信用损失和资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