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密关系中的亲近度是衡量关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且与个体的心理健康也紧密相关。然而,亲近度容易受到关系内部威胁的不良影响。本研究重点关注一种常见的关系内部威胁——伤心事件。在伤心事件发生后,个体倾向于抑制趋近关系目标,即抑制关注追求关系中的积极体验的目标,更难回忆起关系中的积极事件,因而使得亲近度降低。亲密关系中的伤心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人们如何以更适应性的方式去应对。基于自我悲悯能在消极事件发生后帮助个体进行自我安抚,更为自我友善、普遍人性感更高、也更正念,及以往研究发现其在亲密关系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本研究提出自我悲悯可以促进伤心事件发生后的趋近关系目标,进而保护亲近度的假设。此外,对于自我悲悯如何在伤心事件发生后保护亲近度的具体作用机制,本研究提出是因为自我悲悯水平高的个体在伤心事件发生后更能调动自我安抚这一应对策略,从而更愿意采取趋近关系目标,进而保护亲密关系的亲近度。为了探究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进行了四个子研究。研究一采用了回忆伤心事件的范式,初步探究自我悲悯与伤心事件发生后的趋近关系目标和亲近度的关系。该研究招募了275名处于亲密关系三个月以上的被试。在测量特质自我悲悯和人口学信息后,被试需回忆最近发生的一次亲密关系内的伤心事件并写下来,然后测量其伤心程度、趋近关系目标和亲近度。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年龄和伤心程度后,自我悲悯能通过促进伤心事件发生后的趋近关系目标进而促进亲近度。为了进一步探究自我悲悯的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研究二考察了自我安抚的作用。同时,为了避免回忆偏差的影响,采用想象伤心事件的范式。研究二共招募211名被试,测量其特质自我悲悯、整体关系满意度(控制变量)和人口学信息后,被试需根据指导语想象三件亲密关系中的伤心事件(呈现顺序随机),并评价想象该事件发生后的伤心程度、自我安抚、趋近关系目标及亲近度。结果表明,在控制性别、伤心程度和关系满意度后,自我悲悯能通过伤心事件发生后的自我安抚和趋近关系目标的链式间接作用保护亲近度。研究三使用经验取样法,考察日常生活中发生真实的伤心事件后上述机制的作用。研究三招募了118名被试。在完成人口学信息、特质自我悲悯和整体关系满意度的测量后,被试需要连续21天完成每日问卷,报告当天是否有伤心事件发生。若有,则需要报告在该事件发生后的伤心程度、自我安抚、趋近关系目标和亲近度。多水平链式间接效应分析表明,在个体间水平,控制了基线关系满意度后,自我悲悯能通过伤心事件发生后的自我安抚和趋近关系目标的链式间接作用保护亲近度;在个体内水平,控制伤心程度后,伤心事件发生后的自我安抚能通过促进趋近关系目标来保护亲近度。为考察上述机制是否存在主客体效应,研究四开展了伴侣成对研究。该研究招募104对情侣,采用同研究二的想象伤心事件范式。主客体互倚间接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男性和女性,在控制了伤心程度和整体关系满意度后,上述链式间接效应均存在主体效应。客体效应仅出现在自我悲悯、伤心事件发生后的趋近关系目标和亲近度三者的关系上,且两性之间存在不同。男性的自我悲悯能通过负向预测其伴侣的趋近关系目标作用于其伴侣的亲近度,而女性的自我悲悯则是正向预测其伴侣的趋近关系目标作用于其伴侣的亲近度。综上,本研究通过四个子研究,采用不同的范式和方法,重复验证自我悲悯水平越高的个体,在伤心事件发生后能通过调动自我安抚的应对策略,采取更高的趋近关系目标,进而保护其亲密关系的亲近度。对于个体而言,伤心事件发生后,越能自我安抚的时刻,其趋近关系目标越高,进而认为关系更亲近。对于伴侣双方而言,自我悲悯仅能作用于对方的趋近关系目标进而作用于对方的亲近度,且该客体效应存在性别差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重复验证和解释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本研究的发现增进了对于自我悲悯对亲密关系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理解,提示着既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特质自我悲悯水平,也能通过提高个体的自我安抚应对策略来帮助个体应对亲密关系中的伤心事件,从而帮助个体维持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