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院建筑是一种专业技术含量大、功能复杂、涉及领域广泛的建筑类型。近年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物科学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医院建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一些项目的决策者目光短浅,盲目扩大建筑规模,随意选址,不合理配置资源,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医疗效率低下。本论文在分析医疗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多学科内容提出了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的概念,从建筑设计角度系统地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利用yaahp+v0.5软件建立了层次分析判断矩阵,确定了各个因素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利用这个数学模型,笔者通过对同一项目的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对比,验证了这种评价方法的正确性。由此证明,这种评定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的方法是有效的,可以为决策者在建筑设计初期提供一定的专业指导。医院建筑综合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对医院建筑而言,建筑综合效率已经超越了建筑本身,它包含了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因素,并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1)控制医疗区规划和建筑规模,有利于缓和建筑过于集中带来的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社会问题;健全多级医疗体制有利于消除患者对某个别医院的过分依赖,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达到分流的目的,切实提高诊疗速度,从而提高医院建筑综合效率。(2)整个院区按照构成性质相近成组团规划和患者流线为主的原则进行功能分区;医疗区直接面向城市开放,主要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布局;容积率不仅控制了院区建筑的总面积和高度,同时也将影响建筑造价,进而从建筑成本方面影响医院建筑综合效率;适当提高建筑密度,降低层数,不仅能使使用者接近自然,保障安全与健康,更能节约建筑能耗,提高建筑综合效率;良好的医疗环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3)对建筑单体而言,合理的功能划分和流线组织能有效地减少交通空间面积,提高建筑综合效率。建筑内部附加功能越多,综合效率越低,附加功能越少,效率越高;从标准层平面规模看,高层病房楼的标准层面积在700m2-2500m2时,其面积的有效率随总面积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对于平面效率相同且床位数接近的建筑项目,单位床位面积越小,其建筑综合效率越高;住院楼平面跨度主要受护理单元平面功能布置和房间跨度影响。相同床位数的护理单元,通过增加房间床位数可以减少房间数量,减少交通面积,但同样可能降低建筑平面综合效率;由于内部功能不同,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的关联并不明显,层数多的建筑不一定最高;评估垂直交通系统的效率,单看电梯的服务面积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垂直交通体的组数和水平布置位置,并对每一组交通系统的服务对象范围和电梯、楼梯的数量加以分析。一般来说,交通体数量越多,建筑平面综合效率越低,水平交通面积越小,效率越高;当建筑高度增加时,高宽比增加较为明显,高宽比与结构体系、建筑外观和建筑抗震性能的关系较为密切;建筑结构的发展是动向的,不同的结构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高度建筑的适应性不同,且每种结构的综合特性和占用面积也各不相同。选择最适合的结构材料和形式对于提高建筑综合效率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