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民生领域的关注热点,又是现实发展的迫切需求。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重点是提高乡村教育发展水平,关键在于教师,其核心是要在乡村地区集聚高水平教师队伍。当前乡村偏远地区学校教师以及机会工资较高的特定学科教师的短缺现象严重。师范生是乡村教师供给的主力军,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师范生去贫困西部地区从教。首先需了解当前师范生的任教乡村的意愿,以及他们的任教乡村意愿受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西部院校师范生的任教乡村意愿,西部院校师范生就读地区为西部,更加熟悉西部地区自然、人文等环境,更加了解乡村教师的紧缺状况。为此,将通过相关实地调研实证检验当前我国西部院校师范生任教乡村的意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鼓励西部院校师范生积极任教乡村的建议对策,进而为西部贫困地区的教师招聘决策等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扶贫办关于公布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分县名单的说明》文件中的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选取相对发达的秦巴山区和比较贫困的滇桂黔石漠化区的西部院校师范生5166人,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获取相关实证数据,调研结果显示:有59.4%的西部院校师范生愿意任教乡村,愿意到乡村任教3年以上的仅占12.8%。运用二元logit模型探究和验证相关可能影响任教乡村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特征、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乡村厌恶度、工资与政策因素、教师职业认同因素均对西部院校师范生的任教乡村意愿有显著性影响。更进一步的,将西部院校师范生按其专业类型进行划分为文科类、理工类、艺体类,发现不同专业类型的师范生的乡村任教意愿影响因素并不完全一致。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针对性的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薪资,完善乡村教师各项福利待遇。(2)加大乡村教师各项扶持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力度,继续实施和完善激励师范院校生任教乡村的政策。(3)新聘教师向地方师范院校生倾斜,培养地方师范院校“本土化”乡村教师。(4)西部师范院校积极开展乡村教学实习活动,建立与乡村学校的联动机制。(5)改善乡村学校教学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