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微生物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ayong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部,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内的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将典型草原划分为四个不同放牧强度,分析了草原生态系统中主要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理化因子等的季节动态变化、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放牧强度对他们的影响。旨在为草地土壤肥力科学评价提供微生物方面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中各类群微生物数量有一定差异,其数量关系是细菌﹥氨化菌﹥自生固氮菌﹥放线菌﹥反硝化细菌﹥真菌﹥硝化细菌;对照区、轻牧区、中牧区土壤微生物总数在各季节均高于重牧区;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大小顺序为:8月(夏)>10月(秋)>5月(春)>3月(冬)。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受放牧强度和季节变化影响很明显。轻牧区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高于其它样区,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在8月(夏)、10月(秋)相对较高。3.各种酶活性的变化受放牧强度和季节的综合影响。对照区和轻度放牧区降低了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而保持较高的脲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活性。重度放牧则增加了多酚氧化酶活性,而脲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活性明显降低。4.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呼吸强度整体上表现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且差异极显著。5.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土壤含水量降低,pH值升高,有机质、速效氮含量降低。6.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放牧强度下微生物总数、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分别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微生物是土壤质量评价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另外,土壤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土壤养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其他文献
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有机结合来分析系统行为是工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综合集成法是专业科学理论、专家群体知识、各种数据和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大坝安全
尽管人胚胎干细胞有着巨大的医学应用潜力,但是,由于人胚胎干细胞来自具有发育成一个个体潜力的人胚胎,围绕该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人胚胎干细胞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