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大量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湿地植被是其主要的生产者。植物繁殖库(种子库、芽库)在湿地植被建立、演替和恢复中的作用一直受到湿地科学研究的关注,而其对水位变化的响应对策与响应机制是生态学领域有待剖析的热点问题。水资源和周期性的水文变化在湿地植物繁殖库的萌发和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湿地植物繁殖库对水位变化的响应过程和机制的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群落类型。湿地植物繁殖库的动态变化能够洞察湿地植物群落可能的演替过程,将有助于管理鄱阳湖生态功能与过程、回答水文变化过程、生态系统结构并为其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了水位高变幅的鄱阳湖湿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的研究,针对湿地植物繁殖库对水位变化的响应规律,分别对康山、蚌湖和南矶山3条样带进行土壤种子库和芽库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幼苗萌发实验,土壤种子库共鉴定出20科36属49种植物,其中优势科有菊科、蓼科、莎草科、十字花科、玄参科和禾本科。土壤种子库的数量巨大,为17328.6±1675.3粒/m2,不同水位区土壤种子库的密度差异显著。通过对土壤种子库的不同层次(0-5cm、5-10cm、10-15cm)的分析可以发现,土壤种子库密度的高低次序为:0-5cm(7821.4±801.7粒/m2)>5-10cm(5488.1±591.3粒/m2)>10-15cm(4019.0±541.0粒/m2)。2)通过样方调查和室内培养实验,芽库共鉴定出6科12属16种植物,优势科包括水鳖科、莎草科、蓼科和禾本科。芽库的密度为798.0±73.5个/m2,不同水位区芽库的密度差异显著,芽库的密度随着水位梯度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3)通过对湿地植物繁殖库空间分布的研究,发现各水位区土壤种子库和芽库的物种组成和规模均有显著差异。水文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湿地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规模,即水文节律是造成土壤种子库和芽库的形成集群分布的主要原因。4)通过梯度模拟培养实验,发现水位变化对鄱阳湖湿地土壤种子库和芽库的影响很明显,即湿地植物繁殖库对淹露具有显著的响应效应,而较长的水文周期会影响湿地植物繁殖库的生长和萌发,尤其是水位升高至2m时,沉水植物大量繁殖,且中水位区具有演变成沉水植物群落的潜在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