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法,探究了广东省蕉岭县蓝源村及其茶叶生产的情况,研究发现:蓝源村的茶叶生产起源于17世纪上半叶,其茶叶的最初来源为蓝源罗姓客家人过番到台湾带回的茶籽。之后的300余年里,茶树从罗姓扩展至全村,形成了家家户户皆种茶、制茶的风俗,但生产规模仅供自给自足。及至20世纪中叶集体经济时代,蓝源人原本赖于谋生的手工造纸业没落了,林木业也遭遇集体化,蓝源人的谋生陷入了困顿。在这种背景下,茶叶成为蓝源人的救命稻草,他们掀起了在自留地种茶,提高制茶技艺的热潮,并藉此形成了喜爱“论茶”的村落文化。迫于生计的蓝源人不顾国家管制赴墟卖茶,尽管可能会遭遇“治管会”、“墟霸”的刁难而痛失茶叶,但蓝源人却始终没有放弃卖茶路。这种坚持最终使得蓝源村的茶叶得以冠名“蓝源茶”,扬名蕉岭东部和梅县北部。到70年代末,蓝源茶已广受消费者追捧,外界开始上门收购,甚至出现“一斤难求”的盛况,这标志着“蓝源茶”开始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及至90年代,蓝源人的谋生目光再次转向林木业,茶叶的生产停滞了,但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蓝源茶在当地仍然享有盛名。本世纪初,某茶商看重“蓝源茶”潜在的经济价值,申注了“蓝源绿茶”商标,“蓝源茶”开始参与到现代商业资本的运作中来。在这个过程中,蓝源茶的价格连年上涨,为本县的茶商和蓝源人带来了可观的收益。2012年,出于村落发展的需要,蓝源村开始谋划发展本村的茶叶产业,并在广州南沙区对口扶贫资金的支持下重新挖掘“蓝源茶”这一文化资源。由此,茶商和蓝源村开始围绕“蓝源茶”这一文化资源展开博弈,博弈双方在“不损害‘蓝源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展开了暗中角力。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蓝源茶”这一茶叶文化资源的形成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的缓慢积累期,这一时期与蓝源村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快速积累期,这一时期主要受国家政策和时代环境的影响。两个时期的积累使得蓝源村的茶叶从一种“日常之物”转变为一种“文化符号”,即“蓝源茶”。而新世纪茶商和蓝源人对于“蓝源茶”文化资源的运用和博弈过程,可以概括为是对“蓝源茶”这一文化符号的资本运作过程。“蓝源茶”藉此文化资本化,作为文化资本参与到符号经济的生产中来,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