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单纯行2DDSA与2DDSA联合DynaCT的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X线曝光量、血管损伤情况;对比分析2DDSA图像与增强DynaCT图像在TACE术中明确病灶与肿瘤供血动脉关系;对比分析X线透视图像与平扫DynaCT图像对术后即刻评价栓塞效果的差异性,探讨DynaCT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从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选择50例行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病人。随机选择30例(Ⅰ组)在具有DynaCT功能的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上行2DDSA联合增强DynaCT检查,20例(Ⅱ组)单纯行2D-DSA检查,术后两组均行X线透视和平扫DynaCT检查。对两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量、造影剂用量、血管损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Ⅰ组内2DDSA与增强Dyna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总入组患者DynaCT图像与透视图像对碘油沉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Ⅰ组和Ⅱ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量、造影剂用量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t手术时间=4.25,P手术时间=0.00<0.05),Ⅰ组较Ⅱ组缩短了手术时间;两组间X线曝光量无显著差异(tx线曝光量=0.39,Px线曝光量=0.75>0.05);两组间造影剂用量无显著差异(t造影剂用量=0.32,P造影剂用量0.70>0.05),Ⅰ组与Ⅱ组在X线曝光量和造影剂用量方面相似。两组血管损伤为0(0/50例)。
2、Ⅰ组内2D-DSA共有10个没有发现病灶,经过3D-DSA采集重建后有9个在增强DynaCT图像上有所显示,经配对卡方检验x2=4.48,P<0.05,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3、Ⅰ组内30例患者中共有6例行2D-DSA后不能分辨肿瘤供血动脉走行,行增强DynaCT后其中5例肿瘤供血血管分支及走行清晰显示,经配对卡方检验x2=4.14,P<0.05,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30例患者中共有11例(37%;95%置信区间:19%,54%)因增强DynaCT提供的有价值的额外信息而改变预期导管位置。
4、87个病灶(50例患者),平扫DynaCT图像有45个病灶显示碘油均匀沉积,25个病灶显示碘油部分缺失;X线透视图像有51个病灶显示碘油均匀沉积,19个病灶显示碘油部分缺失,有6个病灶的碘油沉积情况被其高估。X线透视图像可见碘油沉积76个(76/87,敏感度87.4%),平扫DynaCT图像可见碘油沉积82个(82/87,敏感度94.2%)。
结论: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DynaCT对2D-DSA是一个有用的辅助工具,在不增加造影剂用量、曝光剂量的条件下,使用DynaCT检查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还能提高肝肿瘤病灶及异常病变的检出率,明确肿瘤供血动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提高插管的准确性,同时在栓塞术后即可对栓塞效果做出评价是方便的、有用的。总之,DynaCT在肝癌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