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CT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t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单纯行2DDSA与2DDSA联合DynaCT的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X线曝光量、血管损伤情况;对比分析2DDSA图像与增强DynaCT图像在TACE术中明确病灶与肿瘤供血动脉关系;对比分析X线透视图像与平扫DynaCT图像对术后即刻评价栓塞效果的差异性,探讨DynaCT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从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选择50例行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病人。随机选择30例(Ⅰ组)在具有DynaCT功能的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上行2DDSA联合增强DynaCT检查,20例(Ⅱ组)单纯行2D-DSA检查,术后两组均行X线透视和平扫DynaCT检查。对两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量、造影剂用量、血管损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Ⅰ组内2DDSA与增强Dyna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总入组患者DynaCT图像与透视图像对碘油沉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Ⅰ组和Ⅱ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量、造影剂用量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t手术时间=4.25,P手术时间=0.00<0.05),Ⅰ组较Ⅱ组缩短了手术时间;两组间X线曝光量无显著差异(tx线曝光量=0.39,Px线曝光量=0.75>0.05);两组间造影剂用量无显著差异(t造影剂用量=0.32,P造影剂用量0.70>0.05),Ⅰ组与Ⅱ组在X线曝光量和造影剂用量方面相似。两组血管损伤为0(0/50例)。   2、Ⅰ组内2D-DSA共有10个没有发现病灶,经过3D-DSA采集重建后有9个在增强DynaCT图像上有所显示,经配对卡方检验x2=4.48,P<0.05,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3、Ⅰ组内30例患者中共有6例行2D-DSA后不能分辨肿瘤供血动脉走行,行增强DynaCT后其中5例肿瘤供血血管分支及走行清晰显示,经配对卡方检验x2=4.14,P<0.05,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30例患者中共有11例(37%;95%置信区间:19%,54%)因增强DynaCT提供的有价值的额外信息而改变预期导管位置。   4、87个病灶(50例患者),平扫DynaCT图像有45个病灶显示碘油均匀沉积,25个病灶显示碘油部分缺失;X线透视图像有51个病灶显示碘油均匀沉积,19个病灶显示碘油部分缺失,有6个病灶的碘油沉积情况被其高估。X线透视图像可见碘油沉积76个(76/87,敏感度87.4%),平扫DynaCT图像可见碘油沉积82个(82/87,敏感度94.2%)。   结论: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DynaCT对2D-DSA是一个有用的辅助工具,在不增加造影剂用量、曝光剂量的条件下,使用DynaCT检查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还能提高肝肿瘤病灶及异常病变的检出率,明确肿瘤供血动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提高插管的准确性,同时在栓塞术后即可对栓塞效果做出评价是方便的、有用的。总之,DynaCT在肝癌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为研究型煤在单轴压缩破裂过程中产生的微震、电磁辐射信号与裂纹演化特征的对应关系,利用自主设计的低噪声静态加载试验系统,对0~0.25、0.25~0.5、0.5~1.0、1~2 mm共4种不同粒度
PID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中,但由于传统PID控制在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等方面存在缺点和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该控制方法由于其能够自适应的调整比例(kp
目的:探究高压氧(HBO)联合放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
为研究引发冲击地压的能量在煤岩系统中的分布规律,理论分析了二元、三元组合模型峰前能量分布计算公式,并对自主构建的不同比例的二元、三元组合体开展了轴向加载试验.试验
为了解决分段Knothe函数在开采沉陷动态预计中时间影响系数c、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对应的下沉值Wv以及最大下沉速度对应时间点τ均为固定值的问题,对分段Knothe函数中各参数进行
目的:本课题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和IGF-1不同时间的动态表达变化及芹菜素对其表达的影响,以探讨VEGF和IGF-1因子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及芹菜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
目的:通过分析因娱乐潜水出现不适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第一诊断及就诊情况,为潜水医师对娱乐潜水不适症状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