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蕉枯萎病(Banana vasicular wilt)又称香蕉巴拿马病是香蕉的毁灭性病害,其病原菌为古巴尖镰孢菌4号小种(Fua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已列为我国的检疫对象。研制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快速准确检测技术对预防病害扩散蔓延,保障我国香蕉产业的安全具有积极意义。经过2006年至2008年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对香蕉根系及蕉园土壤的真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尖孢镰孢(F. oxysporum)、茄病镰孢(F. solani)、尖孢镰孢芬芳变(F. oxysporum var. redolens)、半裸镰孢(F. semitectum)、串珠镰孢(F. moniliforme)和木贼镰孢(F. equiseti)为常见镰刀菌。ITS区序列分析表明:可通过测定镰刀菌rDNA-ITS序列进行镰刀菌种水平上快速鉴定。蕉苗植株和土壤所携带其他真菌有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曲霉属(Aspergillus),拟青霉属(Paecilomyces),木霉(Trichoderma)等。建立了以KM鉴别培养基为基础的双重选择检测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技术。该方法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选择性强、鉴别特征明显,成本低廉,便于操作,适合基层生产单位应用。以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菌株FOCABB361及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菌株FOCAAA315为标准检测菌株,构建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VCG检测的技术体系。为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检测和鉴定提供了便捷的方法。通过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确定了以分生孢子为材料提取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组DNA的方法,该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高,且重复性极佳,适合香蕉枯萎病菌分子生物学研究。对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ITS区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和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ITS1序列同源性为100 %,ITS2存在3个碱基的差异。虽然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间存在致病力差异,但是由于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间ITS区的序列同源性高,利用ITS序列难以鉴别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对香蕉枯萎病菌RAPD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适反应体系及RAPD—PCR反应条件。并对香蕉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同一地区的香蕉枯萎病菌菌株在亲缘关系上相距较近;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与4号生理小种间的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4号生理小种间的遗传分化较为丰富。构建了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ITS—SCAR双重PCR检测体系,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ITS-SCAR双重PCR检测检测结果经形态学与生物学、鉴别寄主、rDNA-ITS区序列分析,证实ITS-SCAR双重PCR检测技术可应用于未显症的染病蕉苗及田间植株的检测。应用ITS-SCAR双重PCR检测技术,在1次PCR扩增中能同时检测出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又能对1号生理小种和4号生理小种进行鉴定。克服了单一引物进行PCR检测时产生的条带单一的不足。该技术可以在植株发病的早期做出快速的诊断,也可在植株携菌未发病的情况下做出阳性诊断,该技术可用于香蕉枯萎病菌的监测和病害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