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文化观念兴起于20世纪20至30年代,然而从利维斯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的理论家大都对大众文化持精英主义的批判立场;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然而这显然不是它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态最主要的特征。20世纪50年代,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把文化研究与大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强调文化是一种总体的生活方式,它存在于我们所有的社会实践中。在他们的影响下,各国的研究者开始注重分析大众文化产生的因素及其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对大众文化做出了更为中肯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大众文化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出现而兴起的一种文化艺术形态,它是一种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为基础,以实现其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为旨趣的社会实践方式。 大众文化与现代性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现代社会的世俗化是孕育大众文化的母体。现代社会的世俗化突出地表现为政治意识形态的衰落和金钱意识形态的僭越两个方面,在其过程中形成的重日常生活和个体生存的现代感觉,影响着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现代社会结构和人的心理结构的变化,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方式和情感方式发生了改变,这一切都造成了人的趣味的变化和艺术形式的变迁。现代社会的世俗化成就了大众审美价值判断(标准)和审美趣味的通俗此。大众文化关注大众的需求,对个体的生存状况极度重视,它认同大众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用平民化的思维和语言来揭示大众的生存状态,从而在精英文化的反叛和主流文化的一体化趋势之外,形成一种大众自己的文化艺术类型。 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社会人们的主要审美方式,是以现代人的感性生存为其存在根基的。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世俗化是一个方面,而审美化是另一个方面。审美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以人为本位,以感性为本体。审美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内涵,当指现代人的感觉样态和生存方式。人的感性存在,现代社会审美精神的凸现,是人对自身存在的一个最基本也最接近现实的肯定。人的存在状态是艺术的存在之根,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同样肇始于人的现实生存体验,它是现代审美精神普泛化的结果与表现,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人的感性生存。对于审美的感性学本意的还原,为大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