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港口功能的多元化,港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呈现出多方面、深层次的特征。新港口的建成与通航,对港口所在城市的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都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港口的发展也促使城市能够吸引外资、改善就业情况、增加政府税收、提高居民收入。除此之外,港口所在的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生产力布局的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等都与港口各项功能的完全发挥密切相关。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细胞,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关于城镇体系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大范围的城镇体系,对于小范围县域的城镇体系研究较少,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尤其是港口对所在县域的城镇体系产生的影响研究更少。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小城镇的地位逐渐突显,关于县域内小城镇体系的研究也随之增多。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渤海新区为例,分析了黄骅港的建成发展对其内部城镇体系产生的影响,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开展本项研究一是完善关于县域城镇体系的理论研究,为新兴海港型县域的城镇体系优化提供参考,二是为渤海新区的城镇体系提出可供借鉴的优化策略。本文首先通过选取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了渤海新区各个城镇的经济实力与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城镇等级划分与城镇规模研究;其次,运用经济联系强度模型计算出各次级乡镇与经济中心城镇的联系强度,基于断裂点理论和城镇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生成关于渤海新区各城镇经济辐射能力的加权Vonoroi图,确定各城镇的经济辐射范围,得到城镇经济区,以城镇经济区为单元,结合各城镇间的空间距离,分析城镇间的联系强度;再次,分析城镇职能分工。通过信息收集及调研访谈获得渤海新区各城镇的产业结构现状,以城镇经济区为单元,结合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分析城镇的职能分工;最后针对以上分析得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通过从城镇等级与规模、城镇联系强度与城镇职能分工三方面对渤海新区的城镇体系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渤海新区城镇体系存在以下问题:①在城镇等级与规模方面,经济中心城镇虽有所增多,但起过渡作用的经济次级城镇数量有限,只有3个,经济低级城镇太多,这样容易造成渤海新区的城镇等级分异更加明显,会出现城镇贫富两极分化的局面;除黄骅镇、新村乡(港城)、官庄乡、羊三木乡、羊二庄镇、中捷产业园区、齐家务乡的城镇规模能基本满足其自身的社会服务需求外,其它城镇的城镇规模目前难以满足其自身的社会服务需求。②在城镇联系强度方面,各城镇经济区仍然难以克服空间距离上的限制。各城镇间空间距离的远近直接影响到各城镇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以及中心城镇经济区的经济辐射能力。空间距离成为城镇联系的重要影响因素。③在城镇职能分工方面,黄骅镇城镇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存在以下问题:缺乏规模产业、次级产业发展缓慢、主导产业内部行业联系较少、盲目引进产业,造成资源浪费;新村乡(港区)城镇经济区产业结构单一:南大港产业园区城镇经济区存在主导产业内部产品类型趋同、次级产业发展受限、主导产业效益差的问题;中捷产业园区城镇经济区存在规模产业带动作用差、产业内部缺乏配套部门等问题。(2)渤海新区城镇体系的优化对策:①合理规划城镇等级,协调城镇发展规模。现阶段渤海新区只适宜确立一个中心城市,一般选取之前的中心城区。港区为新开发区域,经济实力强但综合服务能力较弱,且服务人口有限,所以黄骅新城的建设规模不宜过大,周边乡镇的规模可适度加强。②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城镇联系强度。通过增加路网密度,改善路网状况,完善渤海新区域内的基础设施,缩短各城镇间的空间距离,增强各城镇的经济联系强度。③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镇职能分工。在新兴港口型县域发展初期,大规模产业迅速形成,该阶段区域经济适宜实行组团发展,分别以大规模产业园区和之前的中心城镇为核心,次级乡镇在产业结构方面依据中心城镇的发展要求适时作出调整,明确各自的职能分工,使整个区域协调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