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加深,口译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口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交际效果。在实际口译活动中,不可译现象已成为有效沟通的一块绊脚石,它的存在让译员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恰当反应,稍有不慎便会对沟通效果造成负面影响。此前相关研究指出,不可译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可通过运用补偿方法得到解决,补偿方法的使用可大大降低交流障碍,提升交流方的理解程度。由此对口译中不可译性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约翰.卡尔夫德将不可译性分为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作者经历的口译项目为例,分析了各项目中存在的不可译性、导致其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补偿方法。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口译项目,包括项目背景、雇主要求和译前准备,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分析项目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第二章引出了口译项目中不可译性在语法、词汇、科学和人文文化方面的表现形式。第三章则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为后续补偿方法的分析打下了基础。第四章针对不可译性类别,列出了七条具体且常用的不可译性的补偿方法,通过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针对性地指出补偿方法能有效弥补不可译性带来的缺陷。第五章综合了口译活动后各方的反馈和意见,总结了口译效果,并在此后对作者在口译项目中的表现做出了客观的自我评价,同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出了相应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三条结论:1)语言和文化的不可译性大量存在口译活动中,且对口译项目有着负面影响,需引起译员高度重视。2)解决不可译性的关键在于分析出不可译性产生的内在和外在原因,随后针对性的各个击破。3)实践证明,应用恰当的补偿方法后,源语的不可译性程度明显减弱,双方交流沟通效果也显著提升。最后,考虑到这些补偿方法对该口译活动有积极作用,本文建议这些方法可用于今后的口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