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合并轻中度上呼吸道感染(URI)对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儿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PRC)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大样本开放性临床研究,收集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儿,年龄≤16岁,ASA评级Ⅰ-Ⅲ级,常住地海拔低于2500米。排除有卤化麻醉剂过敏病史;明显心血管、呼吸、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疾病病史;确诊近期(2周内)重度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口腔、呼吸道相关手术。依据术前URI症状、体征,分为URI组(URI组),包括轻中度URI患儿,URI仅涉及鼻咽部,排除出现严重全身症状体征的重度URI患儿;非URI组(unURI组),即无URI症状、体征患儿。监测并记录①筛选期(术前1日):患儿年龄、体重、民族、ASA分级、拟行手术名称、病史采集、呼吸系统症状体征、体温、心率、呼吸、SpO2、实验室检查结果。②手术观察期(手术日):患儿入手术室、麻醉诱导、开始插管、插管结束、手术开始、手术结束、停药、入麻醉恢复室(PACU)、拔管前、拔管后和出PACU各时间点患儿HR、体温、SpO2、吸痰次数、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多痰、舌后坠、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SpO2<95%、腋T≥38℃)发生情况;统计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插管时间、苏醒时间、PACU时间、估计出血量、术中补液量。③术后观察期:记录术后6h、24h、48h、出院前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体温、HR、呼吸、SpO2、实验室检查结果。④出院小结记录:出院诊断、实际住院天数、总花费、离院转归。结果:本研究初筛613例,最终纳入504例,合并URI患儿78例(15.5%),非URI患儿426例(84.5%)。麻醉气道管理方式为气管插管的有477例,其中合并URI的有74例(15.5%);非插管全麻的有27例,其中合并URI的有4例(14.8%)。不同气道管理方式的URI患儿,其构成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7例如期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儿分为合并URI(URI组,n=74)和非URI(unURI组,n=403),两组间性别、ASA分级、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麻醉诱导方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①各观察时间段PRC发生情况:手术室内URI组有15例(20.3%),unURI组29例(7.2%),URI组PRC发生率是unURI组的2.82倍(RR2.82,95%CI1.59-4.99)(P<0.001);PACU内URI组有30例(40.5%),unURI组89例(22.1%),URI组PRC发生率是unURI组的1.84倍(RR1.84,95%CI1.32-2.56)(P<0.001);术后6h URI组有38例(51.4%),unURI组97例(24.1%),URI组PRC发生率是unURI组的2.13倍(RR2.13,95%CI1.61-2.83)(P<0.001);术后24h URI组有19例(25.7%),unURI组42例(10.4%),URI组PRC发生率是unURI组的2.46倍(RR2.46,95%CI1.52-3.99),(P<0.001)。术后48h URI组有6例(8.1%),unURI组14例(3.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②各时间段PRC变化趋势:各时间段发生任何一种并发症URI组有51例(68.9%),unURI组178例(44.2%),URI组PRC的发生率是unURI组的1.56倍(RR1.56,95%CI1.29-1.88)(P<0.001);各时间段发生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URI组有33例(44.6%),unURI组60例(14.9%),URI组是unURI组的3.0倍(RR3.00,95%CI2.12-4.23)(P<0.001)。与术后24h、48h相比两组患儿在术后6h PRC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与手术室内相比两组患儿在PACU PRC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P<0.05)。③各种PRC发生情况:URI组在观察期咳嗽的总发生率是unURI组的2.28倍(RR2.28,95%CI1.69-3.08),多痰的总发生率是unURI组的2.68倍(RR2.68,95%CI1.87-3.84),腋T≥38℃的总发生率是unURI组的1.62倍(RR1.62,95%CI1.03-2.53),SpO2<95%的总发生率是unURI组的2.48倍(RR2.48,95%CI1.42-4.32)(P<0.05)。④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情况:与unURI组相比,URI组拔管-出PACU的时间延长(P<0.05);而停麻醉药-拔管、PACU停留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患儿总体预后情况:两组患儿均为医嘱离院,无一例患儿发生死亡。且两组患儿等待手术时间(入院-手术时间)、术后治疗时间(手术-出院时间)、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合并轻中度URI的非呼吸道相关手术患儿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其围术期PRC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但不影响患儿麻醉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预后。2. PACU和术后6h是合并轻中度URI患儿发生PRC的高危时期,小儿全麻术后在PACU行麻醉复苏对提高患儿围术期安全性意义重大。目的:研究择期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儿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PRC)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儿,年龄≤16岁,ASA评级Ⅰ-Ⅲ级,常住地海拔低于2500米。排除有卤化麻醉剂过敏病史;明显心血管、呼吸、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疾病病史;确诊近期(2周内)重度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口腔、呼吸道相关手术。监测并记录①筛选期(术前1日):患儿年龄、体重、民族、ASA分级、拟行手术名称、病史采集、呼吸系统症状体征、体温、心率、呼吸、SpO2、实验室检查结果。②手术观察期(手术日):患儿入手术室、麻醉诱导、开始插管、插管结束、手术开始、手术结束、停药、入麻醉恢复室(PACU)、拔管前、拔管后和出PACU各时间点患儿HR、体温、SpO2、吸痰次数、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多痰、舌后坠、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SpO2<95%、腋T≥38℃)发生情况;统计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插管时间、苏醒时间、PACU时间、估计出血量、术中补液量。③术后观察期:记录术后6h、24h、48h、出院前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体温、HR、呼吸、SpO2、实验室检查结果。④出院小结记录:出院诊断、实际住院天数、总花费、离院转归。在单因素分析中,将围术期发生≥2种呼吸系统并发症与否作为因变量;患儿的年龄、性别、民族、手术季节、URI程度、ASA分级、手术部位、手术时间、麻醉诱导方式、插管次数、麻醉时间、停药-拔管时间、拔管-出PACU时间、PACU停留时间、等待手术时间、术后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作为分类变量。对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来评价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分类变量作为协变量进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以围术期发生≥2种呼吸系统并发症与否为因变量, P≤0.05作为逐步回归筛选变量的标准,分析发生≥2种PRC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URI程度分为:轻度URI(miURI)仅鼻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轻咳;中度URI(moURI)涉及鼻咽部,出现咳痰、咽痛、多汗、头痛、乏力、扁桃体肿大Ⅰ-Ⅱ度、咽部充血、发热37.3℃-38.0℃;非URI(unURI)不出现任何URI症状体征。结果:1.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P=0.002)、季节(P=0.000)、URI程度(P=0.000)、ASA分级(P=0.000)、手术部位(P=0.023)、手术时间(P=0.009)、麻醉诱导方式(P=0.007)、PACU停留时间(P=0.022)、等待手术时间(P=0.001)、住院时间(P=0.013)可能是发生≥2种PRC的影响因素。性别、民族、插管次数、麻醉时间、停药-拔管时间、拔管-出PACU时间、术后治疗时间对发生≥2种PRC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季节、URI程度、手术部位是发生≥2种PRC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年龄≤1岁、冬季、合并中度URI、手术部位为可能严重影响呼吸通气的部位会导致发生≥2种PRC的发生率分别增加2.4、3.0、5.9、3.6倍。结论:1.年龄>1y、夏季手术、手术部位不影响呼吸通气合并轻度URI的患儿,实施择期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相对安全。2.年龄≤1岁、冬季手术、合并中度URI、手术部位为可能严重影响呼吸通气的部位的患儿需权衡利弊关系,尽量选择延迟择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