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的功能和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价值以及关联性的解读、认识;二是现实中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与问题;三是对增强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策的探寻。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中揭示大学生资助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社会背景和存在的问题,较为准确地分析大学生资助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目前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缺失问题,也是本文开展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主要论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以及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及特征。主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学生资助、大学生资助的功能、大学生资助体系、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论述、论证,得出增强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够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国家人才战略。第三章论述影响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四个维度,即国家资助政策、资助管理者、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身、资助环境对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影响。得出大学生资助体系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够激发大学生热爱生命、崇尚美好生活的激情,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章论述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资源。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汲取以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为代表的“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高等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思想;借鉴西方人力资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学生发展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构成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五章对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证研究。通过对我国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状的实证调查,重点论证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认定和评定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是影响资助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二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物质精神需求的状况研究,这个问题关系到大学生对自己、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注和期望,是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点解决的问题。三是对高校采用的大学生资助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是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系统性、整体性功能的途径。四是通过引入“清华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建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由此针对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大学生对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满意度的调查研究,通过样本数据的对比分析,探寻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佳的原因。本章的论证奠定了提出增强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策的基础。第六章从五个维度论述增强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一是从国家政策的维度提出树立“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理念,重构国家资助结构。二是从高校资助管理的维度提出树立“以生为本”、“全员育人”理念,创新大学生资助管理模式。三是从大学生资助教育活动过程的维度研究如何发挥全过程育人的功能,打造大学生资助教育活动品牌,融入人文关怀,营造贴近青年大学生心理活动的教育氛围。四是从家庭经济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维度研究构建大学生自育体系。五是从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维度研究教师的人格塑造和自我教育以及加强政策的培训,构建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本文研究:一方面,为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定者、资助管理者、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并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方式、方法。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思想参考,帮助他们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关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策、方针,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从大学生资助政策制定、落实过程的研究分析呈现出大学生资助体系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资源可供开发。对现实中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让人们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人生的深远影响。在开展大学生资助活动的始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贯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精神,把大学生资助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