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傣族的宗教信仰状态及其精神特征,目的在于找到宗教精神和信仰对于人类的现实意义。傣族的宗教信仰对傣族精神世界和傣族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傣族独特的宗教精神与其同样独特的信仰模式是同构的——即“巫鬼与神佛之间”,是傣族与众不同的、也是塑造傣族民族精神结构的心性力量。“巫鬼”与“神佛”信仰的叠加,构成了傣族“巫鬼与神佛之间”的信仰模式。本文聚焦于傣族“巫鬼”信仰、“神佛”信仰,以及二者交融互渗形成“之间”的中道,从对抗因生死问题而产生的恐惧的视角来分析“巫鬼与神佛”之间的信仰模式对傣族文化和生活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赋予了傣族文化和生活“巫鬼与神佛”共存并行的内容和结构特征,从总体上塑造了傣族文化与生活的风格和气质,而我们认为这正是傣族宗教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我们还发现,现实生活中被信仰问题困扰的一些人身上,其实具有类似“巫鬼与神佛之间”的宗教气质,即人们的信仰有不同层次的需要,各层次的需要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傣族的这一宗教精神对于深化认识这一问题有启发意义。本文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巫鬼”和“神佛”各自不同的路径依赖进行剖析。时间维度,从对“死”的不同切入视角而展开阐述和分析;空间维度,从对生死产生的恐惧所采取的“向外求”和“向内求”的方法展开阐述和分析,论证“巫鬼”与“神佛”对于傣族传统精神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再通过列举傣族宗教精神所呈现的几种实践境象——酒、色彩、舞以及水,多维度、立体地展现出“巫鬼与神佛之间”所产生的傣族特色佛教的宗教精神,从生活常态中挖掘出信仰的价值,剖析傣族宗教信仰应对恐惧之道。它直击人性中最为脆弱的病灶,客观生动地诠释“巫鬼与神佛之间”的宗教精神是如何给予人们身心灵的疗愈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