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7A调控小鼠神经元形态发育的机理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mai1978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是哺乳动物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氧化还原化学性质,对机体的代谢过程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铜作为含铜酶和含铜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呼吸、自由基清除、色素形成、结缔组织形成、神经肽加工和铁运输等。ATP7A是调节铜稳态的关键蛋白,还参与把铜传递给含铜酶和含铜蛋白,其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如门克斯病(MD),可以有效证明其作用的重要性。ATP7A功能的障碍往往伴随着神经退行,目前研究显示ATP7A受神经系统发育的时空调控,可能参与神经元的发育。为了研究ATP7A在神经元发育中的调控作用,本试验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体外培养的小鼠神经干细胞(NSC)、星形胶质细胞和海马神经元中ATP7A的表达水平。并且利用多功能诱导干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方法,研究了MEF敲除Atp7a后向神经元分化的细胞形态学差异,结果如下:1.从C57BL/6小鼠胚胎和新生乳鼠中分别分离出了神经干细胞(NSC)、星形胶质细胞和海马神经元,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对其进行鉴定,其纯度均达到90%以上。2.分离了E13.5-14.5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分析了MEF和以上三种细胞中ATP7A的细胞定位,显示荧光信号均位于细胞核和质膜之间。3.通过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比较了这四种细胞中ATP7A的mRNA及其表达水平,发现ATP7A在MEF、NSC、星形胶质细胞和海马神经元中表达量依次是显著减少的,说明ATP7A的表达随神经发育过程可能下降,并且证明利用MEF向神经元转分化研究ATP7A调控神经元发育的方案是可行的。4.利用分离到的基因型为Atp7afl/Y的胚胎成纤维细胞(MEF7a+),通过感染Cre重组腺病毒敲除Atp7a,获得MEF7a+·Cre+/-,并用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了其敲除效率约70%。5.进行重组腺病毒Ascl1,Brn2和Ngn2(ABN)诱导MEF7a+和MEF7a+·Cre+/-(ABN+MEF7a+和ABN+MEF7a+·Cre+/-),以及重组腺病毒Cre和ABN共同处理MEF7a+(ABNC+MEF7a+),向神经元的定向分化试验。分化7d和12d后,进行β-Tubulin III免疫荧光染色,对分化出的神经元进行形态上的分析和统计分析,计算胞体面积、神经纤维总长、最长神经纤维长度、从胞体发出的纤维数量、神经纤维分支数量。分化7 d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别,阳性细胞胞体呈圆形、椭圆形和三角形,大多从胞体伸出细长突起。统计分析发现分化7 d时,ABN+MEF7a+·Cre+/-胞体体积较其他两组较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他两组中,细胞从胞体发出较少且较短的神经纤维(***p<0.001,**p<0.01),也具有较少分支(***p<0.001);分化12 d时,ABN+MEF7a+·Cre+/-和ABNC+MEF7a+胞体体积无差别,其他与分化7 d时相似。综上所述,本试验从体外细胞水平证明ATP7A影响体外神经元神经纤维的发育,敲除Atp7a后,细胞突起少且短,分支也较少。本试验为研究ATP7A调节神经元发育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研究ATP7A突变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本项目中,我们将在正常和病理性疼痛大鼠中研究BDNF对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探讨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和意义。这对了解脊髓背角突触传递可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增加是内皮功能紊乱的重要表现之一,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可以通过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介导内皮细胞MCP-1的表达增加,
梨具有花粉直感现象,父本授粉会影响梨果实的相关性状。本研究优化并建立了梨的适宜SCoT分子标记体系。通过SCoT标记技术,分析安徽省砀山县的43份梨(Pyrus spp.)的遗传多样性和
叶底珠(Securinega suf-Fruticosa(Pall.)Rehd)是大戟科叶底珠属植物。本文以3年生叶底珠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3种土壤含水量下,4种土壤含盐量对试验材料的生理影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肌僵直、肢体震颤和运动减少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PD病理特征主要是中脑黑质致密带(substantia ni
从烟气生物脱硫系统的好氧产硫磁性稳态流化床反应器中取磁性多孔珠固定化生物膜,采用排硫硫杆菌培养基在好氧条件下富集、反复分离纯化获得分离菌,经过细菌、菌落形态的观察以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感染山羊、绵羊等家养和野生小反刍动物的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性疫病。2007年,在我国西藏地区首次暴发小反刍兽疫。目前,我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