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肌肉减少症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其特点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骨骼肌纤维体积和数量减少、肌力下降、功能减退。肌肉减少症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而跌倒又是骨质疏松相关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肌肉减少症主要表现为Ⅱ型肌纤维缺失以及运动神经纤维退行性改变,将减弱肌肉对骨的牵拉作用,影响骨的运动功能,从而加速骨量丢失,这些作用在男性中可能尤为显著。本研究主要探讨男性肌肉减少症与骨密度的关系及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目的:通过检测50岁以上男性肌肉减少症患者与非肌肉减少症患者的骨密度及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并评估其生命质量,探讨肌肉减少症对骨密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方法:177名50岁以上男性退休职工及健康查体人群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利用双能X线仪(DXA)测定腰椎正位及股骨颈骨密度、全身体成分,并进行生活方式调查及欧洲五维量表(EQ-5D)生命质量评估。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采取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基于DXA测定:骨密度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青年骨峰值1个标准差(SD)属正常;1—2.5个标准差为骨量低下;2.5个以上标准差为骨质疏松。肌肉减少症的诊断采取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中肌肉质量减少的切点:基于DXA测定四肢骨骼肌质量(ASM),即双上肢骨骼肌含量和双下肢骨骼肌含量的总和。用ASM(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即为骨骼肌质量指数(SMI)。男性肌肉减少症的诊断标准为SMI≤7.0 kg/m2。筛选出肌肉减少症患者42例,为肌肉减少症组(SP组);非肌肉减少症者135例,为非肌肉减少症组(非SP组)。分析肌肉减少症组和非肌肉减少症组在骨密度、体成分、生活方式及EQ-5D生命质量量表方面的差异及其相关关系。所有数据均采用IBMSPSS 22.0进行处理,统计方法分别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177名50岁以上男性中肌肉减少症的检出率为23.74%,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为18.64%,骨量低下的检出率为39.55%。肌肉减少症的发生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80岁以上男性肌肉减少症的检出率高达58.33%。2、肌肉减少症组的平均体重、BMI、腰椎正位及股骨颈BMD、四肢脂肪质量均小于非肌肉减少症组。SMI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与BMI、四肢脂肪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腰椎正位及股骨颈BMD呈正相关关系。以年龄、身高、体重、BMI作为控制变量的条件下,SMI与股骨颈BMD仍呈正相关,与四肢脂肪含量成负相关。3、SMI与常规运动、骨折史、激素史、身高变化超过3cm、过度饮酒、目前抽烟、经常腹泻、父母骨折史无显著相关关系。4、肌肉减少症对肌肉减少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肌少症组EQ-5D指数平均水平均低于非肌少症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日常活动维度,肌少症组平均得分低于非肌少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EQ-5D健康描述系统的五个维度中问题较明显的均为第四项,即疼痛和不舒服,分别在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中占50.00%和60.74%。结论:1、50岁以上男性中肌肉减少症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较高,肌肉减少症的发生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2、肌肉减少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降低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