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PARP抑制剂对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效果及风险,为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继续治疗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N CBI、Cochrane Library、Medline数据库自建库以来截止2017年2月28日所有关于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随机临床对照实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3版推荐的RCT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合并统计量为风险比(hazard ratio,HR),客观应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不良反应合并为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atio,RR)。结果:搜索截止2017年2月28日为止的相关文献研究,共纳入4项RCT研究,包括3项Ⅱ期临床试验及1项Ⅲ期临床试验,共计995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其中BRCA突变者420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能明显改善铂类敏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HR0.5195%CI 0.34-0.77 P<0.0001),尤其是对于BRCA突变者(HR0.31 95%CI 0.16-0.61 P=0.0008)。然而对于总生存期无明显改善(全部HR 0.99 95%CI 0.78-1.25 P=0.94;突变组HR0.76 95%CI 0.45-1.31 P=0.96)。大多数患者在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客观应答率。对该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分析显示,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疲乏、呕吐、腹泻、腹痛、贫血、便秘、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临床症状,且主要为1-2级反应(不需要药物干预)。全部级别的不良事件中疲乏、呕吐、恶心、贫血、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3-4级(需要药物干预)不良事件中贫血和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分析显示,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能够明显改善铂类敏感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尤其是对于BRCA突变患者,对于非铂类敏感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PARP抑制剂对于总生存期(OS)的改善尚无明显证据,需要更多的研究及数据进一步验证。大多数患者对于该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答率。但是PARP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出现恶心、疲乏、呕吐、腹泻、腹痛、贫血、便秘、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事件,主要为1-2级反应(不需要药物干预),其中贫血和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的3-4级不良反应显著,临床上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