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自20世纪初至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建立到飞速发展的漫长过程。其主要理论已被公认的有:利率渠道传导机制理论、货币供应量渠道传导机制理论、资产价格渠道传导机制理论、信用供给渠道传导理论、股票市场渠道传导机制理论。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探索。 中国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后期。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来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渠道存在严重的梗阻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作为传导主体的中央银行体制不顺,商业银行计划体制烙印很深,国企改革举步维艰,居民收入预期和投资观念陈旧;作为传导载体的金融市场处于不规范的运行发育中,传导效率低下。论文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历史演进为起点,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要素及过程,分析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运行的概况,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运行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论文回顾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历史,揭示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运行的系统因素。为明确货币政策在各个环节中的有效立体传导过程,论文采用建模方式,即建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四维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具有全面的解释性。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及其工具的选择使用,将其与利率、货币供应量、资产价格、信用四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行组合,再通过主、载体的有效传导,作用于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形成货币政策决策信息发送和效果反馈的有效性运行链。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较严重的信用危机问题,提出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思路,即强化社会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保障体系,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信用组织体系,构建信用征信系统,健全信用评估指标体系。 论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利率、货币供应量、股票市场和信用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研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即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在我国是失效的,利率变动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利率变动1个百分点,仅能引起GDP增长0.4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促进企业增加投资,使居<WP=5>民消费增加。但是由于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指数并不相关,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能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因而不能判断货币供应量对于投资和消费的促进作用是否通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而产生;在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中存在理论预期的相关关系,证明我国股票市场已经成为货币政策的一种重要传导渠道的结论是能够成立的。虽然股票市场对经济影响的“晴雨表”不明显,但可以预期,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作用将日益增强,进而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之一;信用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要依靠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而实现。 建立有效运行的传导机制,是发挥货币政策重大作用的关键。论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渠道提出了对策与建议;针对构筑传导机制有效性运行通畅渠道,提出了建设有效运行的发展思路;根据我国地域发展程度各有差异的实际情况,紧扣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提出了按经济圈设置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及分支机构在一定权限范围内制定、选择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