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黑痣病生防菌的筛选及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lhih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黑痣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ǖhn)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病害,也是马铃薯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的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阻碍了马铃薯产业的迅速发展。本研究从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等马铃薯田块的根围土样中分离对马铃薯黑痣病菌有抑制作用的生防微生物,旨在为马铃薯黑痣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基础和依据,解决传统的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为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开辟新的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不同地区的马铃薯田块采集的91个根围土壤样品中,共分离筛选得到156个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其中以细菌为主,有112株;放线菌41株;真菌3株,有拮抗效果的菌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4.5%,其中菌株XC5和XA3的拮抗效果最为稳定,抑菌带宽度分别为5.1mm和6.5mm。2.通过室外盆栽防治效果测定,菌株XC5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达到66.1%,菌株XA3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达到了57.4%。3.通过传统的细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反应,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XC5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XA3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4.菌株XC5的定殖能力测定试验中,发现无论在灭菌土中还是自然土中,菌株XC5均能较好的定殖在马铃薯根际土壤、根内、茎内,灌根处理30d后的自然土中仍能检测到根际土壤中的定殖菌量为9×105cfu/g,根内和茎内的定殖菌量分别为2×103cfu/g和5×102cfu/g鲜质量。5.对菌株XC5抗病原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中,发现菌株XC5抗菌活性物质具有挥发性,能对立枯丝核菌起到较强的抑制效果,抑制率达到93.58%,说明XC5菌株主要产生的拮抗活性物质很有可能为一种易挥发物质。6.在改良SDAY(萨氏)培养基下优化培养温度、pH、时间、氮源、碳源等条件,菌株XC5的最佳初始接种量6%,装液量为25mL/250mL,pH8.0,30℃时利用麦芽糖和NH4NO3培养56h后产生最大的菌量。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膝关节炎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于治疗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我院的两种主要治疗方案,即中医保守治疗和西医置换术,均能达到教
目前乡村旅游的定义和内涵,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各有不同的阐述。但是大家都普遍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最为典型的特征。乡村旅游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复垦设计研究就是在乡村旅游区
摄影在当下面对着一个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技术和器材门槛的降低使其大规模进入了大众的消费生活,以数字方式存储的影像充斥着我们的眼界;另一方面,摄影作为一种艺术样式,也因为众多摄影者随心所欲的创作而面貌各异,在值得赞许的多样化风格尝试之外,许多作品在本质上又似乎已经远离了“原点”。在此,如何重新思考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记录方式,重新反思其文献价值与意义,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潘维明的创作可以被看作是在原点上的一种守望,也因此引出了一条理论思考的路径。
French insurance is part of a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with the French State to compensate flood-related damages, and there is growing concern among insurers
自哈伯法实现人工合成氨(NH3)以来,施氮(N)引起的农田土壤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Nr)排放急剧增加。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N肥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长期以来较
土壤食细菌线虫是数量较大、代谢活性较高的一类土壤食细菌动物,它们可以通过取食土壤中的细菌,对微生物的数量、活性以及周转产生影响。食细菌线虫参与了土壤系统中的生态过程
目的:探讨使用护理干预,减少采血室内非采血人群晕针及晕厥发生的效果.方法:按单、双月把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常用常规采血方法操作,干预组则重点对采血者予评
有机农业在世界范围内正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辨别有机产品真伪已成为有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白菜花和菠菜的田间小区试验,在施氮量相等的条件下,研究有机肥、无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