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稳健发展、农户收入稳步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业保险的正外部性、准公共产品特性以及农业生产风险的弱可保性共同决定了农业保险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目前,河南省享受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险种已达到14种且补贴比例高达80%以上。保费补贴直接改善了农业保险业务发展,间接稳健了农业生产,保障了农户收入。 保费补贴属于财政支出,其效率研究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从农业保险业务、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三方面定性分析,得出河南省保费补贴成效在全国比较优异,且省内各地市的三种指标变化比较相似,从侧面反映了河南18个地市保费补贴效率比较相似。运用DEA对河南各地市的相对效率进行横向实证研究,发现省内有9个地市处于高效率水平,5个地市处于中效率水平,4个地市处于低效率水平。18 个地市的综合效率值相差不大且制度效率更为相近,综合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保费补贴投入相对过剩。鉴于DEA计算结果的相对性和现实状况,各地市的制度效率差异较小应是河南各地市保费补贴制度普遍落后造成的,进而说明全省各地市在既定的政策制度下均存在保费补贴投入过剩问题。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保费补贴效率的纵向变化情况,发现省内有12个地市的保费补贴产出能力递增,6个地市出现了递减,而河南全省保费补贴产出能力是缓慢递增的,表明河南省近五年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运作管理有进步但并不明显。此外,本文试图探索“绝对效率”最高时的补贴标准理论。基于KD生产函数构和边际原理构建对数模型,论证了农业生产总值的保费补贴弹性即为最优补贴边界,并以河南18个地市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发现保费补贴对数项出现了负系数且不显著。这一“反常”的结果呼应了DEA实证结果,佐证了现有制度下保费补贴投入过剩的现实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效率,建议不能消极地削减保费补贴,而应不断地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实现规模报酬的不变甚至递增阶段。具体来讲,推进农业收入保险、科学厘定费率、引导农户规模经营改善需求结构、强化农业保险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农户风险管理意识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