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语言学在20世纪80、9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现在已然成为新兴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研究不仅仅局囿于修辞隐喻和诗学隐喻的层面上,它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在人们的语言、思维和行动中。莱考夫是概念隐喻的创始人,他和约翰逊在1980年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注意,打响了概念隐喻的前奏。1987年莱考夫《女人、火和危险的事物》一书的出版更是奠定了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的绝对地位。莱考夫以体验哲学为研究基础,批判了西方的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对传统哲学提出了挑战,他对概念隐喻的认识也较前人更为广阔。国内研究概念隐喻的资料很多,但是比较全面针对莱考夫的还很少,为了更准确的把握莱考夫及他的理论,本文力求还原作者及作品的真实原貌。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的学术背景。概念隐喻理论不是单纯的语言学理论,它还以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为依托,是一种跨学科理论。第二部分对概念隐喻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概念隐喻源于人类的认知,我们大部分的概念都是通过隐喻建立起来的,它无所不在,处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句子含义。文章按照莱考夫的观点将其分为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结构隐喻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详细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和特点。经莱考夫研究,概念隐喻是源域和目标域的跨域数学映射,通过知觉将大脑中的图形串联起来形成意象图式,概念隐喻同时表现出系统性、连贯性、体验性的特点。第四部分对概念隐喻的发展做以展望。未来研究主要向继续探索、验证、实践三个方向发展,同时指出概念隐喻理论的局限以望弥补。第五部分是概念隐喻理论在汉语实际中的应用,以“愤怒”隐喻和经济话语中的隐喻为例,其中涉及较多的汉语例句,本文进行了逐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