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优先的下沙滨海区规划对策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y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具备优良的海滨旅游资源,但其滨海特色一直体现得不够充分。在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导致土地资源被大量占用,存量土地不足成为了深圳市城市未来发展的最大瓶颈。下沙滨海区具有区位交通条件良好,腹地面积大,资源类型丰富、环境容量大的突出优势。作为东部滨海区离市区最近的区域,开发下沙可以缓解东部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将下沙滨海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对于指导我国未来的滨海区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优先”的滨海区规划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将生态意识置于首要位置,并贯彻到下沙滨海区规划的每一个层面。从下沙滨海区的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和建设现状出发,阐述下沙滨海区的自然资源的构成与特征,总结其滨海生态资源的干扰因素,探讨滨海区的生态功能。  生态优先工作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对下沙滨海区的生态环境从垂直和水平两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价,优先建立下沙滨海区域的生态景观架构,并以此作为引导下沙滨海区物质形态规划的基本框架,构建生态基础设施网络,划定最优生态分区。在此基础上对下沙滨海区进行规划分区,对各分区进行功能定位,界定研究范围,同时提出对组团规划和实施方案的深化与修正建议。  在下沙滨海区规划结构的基本框架内,以生态优先理念为指导,针对下沙滨海区与深圳市其他功能区之间的联系提出规划对策;探讨各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开放空间、交通组织、滨海特色塑造以及建筑形态等方面的规划对策;分析绿化景观和生态技术的设计对策。各层次的规划与设计对策共同指导下沙滨海区有序渐进的建设。
其他文献
开展评价的目的是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建立反馈机制,同时探讨主客观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评价学的关键问题。本课题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多媒体阶梯教室的热光声环境展开评价
当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建设的变化速度每年都在加快,城市高层建筑仿佛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在这其中显得更加明显,使得城市的上层空间格外丰富。然而,在这高
里院建筑是青岛本土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特色的居住建筑类型,人们的日常生活大都围绕着其院落空间进行。里院的院落有着其独特的空间构成特征,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制,也不同于西
无论是新材料的发明还是旧材料的新想法,都是建筑进步的源泉。红砖在泉州建筑中呈现出非常浓郁的地域特色,但随着材料的更新、施工技术的进步等,红砖在现代框架结构建构模式下的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作为城市发展重要推动力的住区开发的规模也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纵观全国的各大城市,动辄几十甚者上百公顷的超大型住区
现代建筑设计越来越强调对人的关怀,“以人为本”成为设计理念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现代主义之后衍生出众多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流派,它们用丰富的设计手法弥补了许多初期现代主义和
学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出现了大量地界不清或废弃的城市模糊地段,这种特殊地段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更新迫切需要我们用新的思维来看待。分形理论是
本文以历史环境中的景观设计作为课题加以研究,将建筑类型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运用到此类景观设计中。采用了“理论-原则-方法-总结”的研究体系。引入建筑类型学的理论原则和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老年人居住环境问题成为当今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十二五规划》中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加强养老设施机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