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粉和应力损伤对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ewi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以内蒙古地区富集的天然浮石为粗骨料,并利用工业废料石灰石粉作掺合料,采取内掺法用石灰石粉分别替代水泥质量的0%、10%、20%、30%和40%来配制轻骨料混凝土。通过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抗冻融性能试验并借助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探讨石灰石粉对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机理,得出石灰石粉在浮石轻骨料混凝土中的适宜掺量,并对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建立石灰石粉轻骨料混凝土的木构方程。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石粉掺量为10%时,轻骨料混凝土各龄期力学性能显著提高:石灰石粉可加速水泥早期水化且本身具有后期水化活性,可提高水泥石基体和浮石-水泥石界面过渡区密实度;内掺10%石灰石粉可有效提高轻骨料混凝土冻融循环前期的抗冻融性能,而在冻融循环后期可使抗冻融性能劣化。其次,通过反复加载对轻骨料混凝土预制初始应力损伤,采用“快冻法”,以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损失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损伤度分别为0、0.05、0.12、0.19、0.27的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借助扫描电镜分析冻融前、后应力损伤轻骨料混凝土的微结构特征,探讨初始应力损伤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机理。根据损伤力学相关理论,通过对轻骨料混凝土冻融损伤演化过程的分析,以Loland混凝土损伤模型为基础建立包含初始应力损伤和冻融损伤的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损伤演化方程。最后,利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应力损伤轻骨料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实测值并借助MATLAB软件拟合出应力损伤轻骨料混凝土的冻融损伤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初始应力损伤的存在会加速轻骨料混凝土冻融损伤的发展,且初始应力损伤越大,冻融损伤越严重;力学损伤演化方程拟合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为灾变后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预测及维护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基坑开挖深度也是由浅向深不断发展,因此,深基坑支护也就成为了高层建筑等工程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
地震作用下砂土及其它无粘性土地基液化而引起的土工结构物的破坏是种较为普遍的震害现象。围束可以实现抑制土体剪切变形,降低土体动剪应力的效果,从而达到防治液化的目的。本
钢管轻集料混凝土与钢管普通混凝土相比,除了同样具有强度高,延性好等优点外,还可降低20%左右自重,这与现代桥梁结构的发展要求是一致的。开展钢管轻集料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研究
本研究针对孔压静力触探过程中锥头贯入引起的土体应力、变形及超孔隙水压力分布的问题,应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探索利用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成果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桩基础逐渐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基础形式。近年来对地震作用下位于饱和砂土中的桩基性能的研究已经成为岩土地震工程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通过对以往
磷石膏是化工厂用磷灰石与硫酸作用,湿法生产磷酸时产生的副产品。每生产1 tPO大约产生5t磷石膏。在湿处理磷酸生产中产生的石膏废料,是磷工业主要的废料处理问题,通常也是急需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经常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工程经常遇到穿越高烈度区域
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大空间结构形式,网壳结构在火灾下的安全性是必须要研究的问题。普通室内火灾的温度场并不适用于网壳等大空间建筑。目前结构的抗火性能研究也主要采用构
本文选用了由不同厚度砂层和黏土层组成的3种地基,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了3种地基在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经水泥土围束法加固前后砂层峰值超静孔压比的变化规律,研究水泥土围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地下结构的建设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地下结构的抗浮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挤扩支盘拔桩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抗拔基础类型。但其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