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然界中,纯净砂中并不多见,而含细粒砂土是最普遍及分布广泛的一种土。因此,许多学者对含细粒砂土的液化性状进行了研究,但是针对细颗粒提高或降低砂土的抗液化性能还存有不同的观点。故而本文在此背景下围绕细粒粒径大小和细粒塑性这两个因素,通过固结不排水试验对土体液化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了以下的结论:1.以福建标准砂为骨架砂,掺入微硅粉、尾矿粉和石粉三种不同粒径大小细粒配制成粉砂进行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研究表明低围压和低细粒含量下,砂粒与细粒的平均粒径比(D50-sand/d50-fines)增大能够提高粉砂的抗液化性能,从完全液化过度到充分稳定状态。当粉砂中的细粒含量超过30%时,三种粉砂在剪切过程中均发生静态液化现象,D50-sand/d50-fines的提高对静态液化特性的影响很小,而细粒含量增加可以微弱的提高其抗液化能力。2.针对含低塑性(高岭土)细粒、高塑性(膨润土)细粒的粉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三轴剪切试验,以此研究细粒塑性作用对土体结构和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砂土的剪切特性是完全不同的,掺入低塑性细粒的砂土在细粒含量5%、10%、15%、20%时均出现完全静态液化性状,且该性状与固结围压无关;但是含高塑性细粒砂土在相同细粒含量下均没有出现完全液化现象,而是发生具有一定残余抗剪强度的静态液化、暂时液化和充分稳定的性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该液化性状还会随着固结围压的不同出现波动。3.引入等效粒间孔隙比来分析细粒在砂土结构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该参数能较好分析含无塑性细粒砂土的强度特性,当土体中砂颗粒占主导控制作用时,D50-sand/d50-fines和细粒含量对砂土强度影响十分显著,当细粒处于控制地位时,D50-sand/d50-fines和细粒含量对土体强度影响不大。但是等效粒间孔隙比对于具有塑性作用砂土的液化特性无法进行分析,还需在相应的基础上等考虑塑性指数IP与应力比?等参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