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发展飞速的时代,我国的老龄化进程也在逐渐加快,老年人口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根据2011年的人口测量报告,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已高达13.7%。老年人伴随着年龄增长,社会交往随之减少,因而也就容易产生出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同时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也会逐渐下降,易诱发出各种身体疾病。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怎样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提高生活质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幸福指数,是人们常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是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它是衡量民众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如今,它不仅作为评价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前人的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身体健康状况进而促进幸福指数的提高,但是体育锻炼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成就感、社会人际关系、安全状况和未来保障等幸福指数的几个维度的不同影响并没有明显地反映出来,且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和频率与幸福指数的关系也未引起大家的警觉。为此,本研究对济宁市中区60岁以上的400位老年人经常锻炼的地点进行了实施调查。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济宁市中区老年人体育锻炼情况、幸福指数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济宁市中区老年人体育锻炼,在持续时间上以31~59分钟为主,其中不同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婚姻状况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强度上主要以轻微运动为主,其中不同年龄、经济收入、身体健康状况、婚姻状况、教育水平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频率上以1次/天为主,其中不同健康状况、婚姻状况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济宁市中区老年人幸福指数在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健康状况以及教育水平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济宁市中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组与未锻炼组在生活水平、成就感、人际关系、安全状况、社会参与、未来保障及总体幸福指数得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济宁市中区老年人体育锻炼与幸福指数两者的关系研究中,体育锻炼的不同持续时间和频率在生活水平、生活成就感、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安全状况、社会参与、未来保障及总体幸福指数得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体育锻炼的不同强度在生活水平、健康状况、成就感、社会参与和总体幸福感指数得分上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得出: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得分明显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2.影响济宁市中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的因素是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和婚姻状况;影响济宁市中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强度的因素是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婚姻状况、教育水平;济宁市中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频率的影响因素是身体健康状况和婚姻状况。3.济宁市中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处于比较高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幸福指数越低;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教育水平对幸福指数具有较大影响;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比与子女同住的幸福指数要高;身体状况差的老年人比身体好的人幸福指数高;婚姻状况是影响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健全的婚姻可以提高幸福指数。4.体育锻炼的各个层次对幸福指数均具有影响,老年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较好的改善幸福生活,体育锻炼对提高幸福指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5.济宁市中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受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频率的影响,能更好的提高幸福指数的体育锻炼方式为持续时间在60分钟以上、小强度、每天坚持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