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散光近视患者配戴散光设计角膜塑形镜后有效性及安全性,通过OQAS-II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观察戴镜前后视觉质量的变化,并使用pentacam角膜地形图仪观察戴塑形镜后镜片偏心的情况及视觉质量改变与偏心的关系。方法:实验组(A组)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7月至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近视防控门诊验配角膜塑形镜患者中随机抽取8-16岁(12.08±2.27岁)40人(男性18名,女性22名),屈光度为-0.75D至-6.00D(4.10±1.48D),散光大小为(1.75±0.51),每位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均测量眼前节生物测量Lenstar,视觉质量OQAS-II,角膜地形图pentacam,每次检查均重复测量三次,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检查者来操作完成。同样在配戴角膜塑形镜1周、2周、1月、3月、6月、12月分别测量OQAS及pentacam检查,第12月时检查还包括Lenstar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包括各时间段的角膜点染情况。OQAS-II检查内容包括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眼客观散射指数OSI(objective scatter index),不同对比度下的OQAS值(OQAS values,OV100%、OV20%、OV9%、OV平均),OQAS测量时均采用统一4mm瞳孔直径。眼生物测量lenstar及角膜地形图pentacam检查均采用标准检查流程及结果,在所有的时间点均观察比较角膜点染率。对照组(B组)采用回顾性研究,从既往塑形镜验配的患者中选择符合与试验组在年龄、屈光度、角膜形态无统计学差异的使用相同品牌镜片的患者40人,对照组均为使用球面设计角膜的角膜塑形镜,回顾性分析其戴镜后1周、2周、1月、3月、6月、12月的视力,角膜点染情况,pentacam角地形图,lenstar眼轴长度,同试验组比较相同时间点的各项参数指标,比较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和球面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在大散光近视患者矫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数据的统计采用spss22.0(IBM,美国),A组试验组40人(40右眼),B组对照组40人(40右眼)用于统计分析,lenstar、OQAS、pentacam各仪器测量数据变化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perason相关分析配戴后镜片的偏心与视觉质量各参数的变化、眼轴的增长长度的相关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A、B组戴镜前裸眼视力为(1.15±0.42,1.18±0.35),戴镜1周(0.01±0.38,0.01±0.28)、2周(0.17±0.33,0.15±0.25)、1月(0.14±0.4,0.15±0.37)、3月(0.13±0.15,0.15±0.2)、6月(0.06±0.4,0.08±0.35)、12月(0.05±0.3,0.07±0.28),(A组、B组戴镜裸眼视力、角膜顶点屈光度在每次测量时间点均无均无统计学差异,并在戴镜后1周获得预测矫正视力)。1.2,A组、B组戴镜前角膜散光(1.73±0.5、1.82±0.4)D,配戴角膜塑形镜镜后1周(0.76±0.34、1.98±0.83)D、2周(0.56±0.42、2.01±1.02)D、1月(0.65±0.45、1.88±0.76)D、3月(0.70±0.55、1.68±0.78)D、6月(0.55±0.65、1.78±0.88)D、12月(0.75±0.58、1.88±0.98)D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3,A组、B组塑形术后偏心量1周(0.86±0.1、1.22±0.5)mm、2周(0.89±0.13、1.33±0.55)mm、1月(0.78±0.12、1.45±0.76)mm、3月(0.82±0.11、1.45±0.65)mm、6月(0.79±0.12、1.40±0.45)mm、12月(0.75±0.12、1.35±0.55)mm均有有统计学差异(p<0.01),A、B两组偏心量组内1周与2周无统计学差异,偏心程度1周已稳定。1.4,A组、B组戴镜后角膜点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5,A组、B组1年眼轴增长(0.14±0.25、0.16±0.2)mm增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1.6,A组,B组原始内皮细胞计数与戴镜1年内皮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2.1A组MTF cutoff初始值,1周、2周、1月、3月、6月、12月分别为(45.75±5.89,38.41±5.6、39.26±4.55、41.67±3.85、38.59±5.43、39.36±4.73),MTF cutoff值较初始均下降,1月时趋于稳定。2.2A组SR初始值,1周、2周、1月、3月、6月、12月分别为(0.25±0.06、0.14±0.07、0.16±0.09、0.15±0.06、0.18±0.08、0.19±0.06)SR值较初始均下降,1月趋于稳定。2.3 A组OSI初始值,1周、2周、1月、3月、6月、12月分别(0.36±0.14、0.73±0.3、0.78±0.31、0.72±0.29、0.73±0.29、0.82±0.34),OSI值较初始均上升,1月时趋于稳定。结论:球面设计与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在配戴塑形镜1周后达到预测矫正视力,角膜散光量,偏心量在配戴1周时已达到稳定。青少年近视散光患者使用球面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和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在控制近视眼轴增长上无差异,安全性无差异;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偏心量小于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塑形镜术后总体视觉质量较塑形镜前下降,下降程度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