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青海省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从2006年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牧区任职服务工作至2009年8月,青海用4年时间为农牧区配备了2099名大学生,目前在岗1748名。本文的研究通过调查,了解青海省农牧区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基本状况,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支撑性材料;分析梳理大学生“村官”基本数据,联系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大学生“村官”与其所在地方农村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深入探讨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叙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其次阐述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产生背景、历史基础与演化路径;第三部分叙述了青海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调查工作概况及数据统计分析;第四部分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理论,通过对此公共政策演化路径进行分析,论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构成,对其进行价值分析与可行性分析,同时针对政策执行状况进行评估;第五部分阐述了青海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六部分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青海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几点建议。基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政策特征,本文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具体采用了公共政策分析法,个案调查分析法等多种研究,力求对青海省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状况及效果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通过这些分析研究,期望可以起到以下作用:一方面,希望能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决策者和实施者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与提示效果;另一方面,希望能给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带来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