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碳纤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PAN原丝的制备、预氧化和碳化。其中,预氧化过程是碳纤维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预氧化过程中,纤维的化学结构和微观结构都发生了变化,而且纤维结构会通过后续碳化过程遗传到碳纤维中。因此,研究PAN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对提高碳纤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自然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碳纤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PAN原丝的制备、预氧化和碳化。其中,预氧化过程是碳纤维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预氧化过程中,纤维的化学结构和微观结构都发生了变化,而且纤维结构会通过后续碳化过程遗传到碳纤维中。因此,研究PAN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对提高碳纤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验室干喷湿纺工艺制备PAN原丝,利用梯度升温预氧化的方法制备六个温区的预氧化纤维。采用超薄切片技术和溶液刻蚀的方法处理纤维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预氧化纤维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TG)分别对其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征。纳米红外光谱系统-原子力显微镜(NanoIR2-FS)可以同时获得纤维同一区域的化学结构和微观结构,通过NanoIR2-FS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预氧化纤维的化学结构转变与微观结构变化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预氧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工艺参数是温度和时间,对预氧化纤维质量有重要影响。采用两种不同的工艺制备预氧化纤维:一种是常规预氧化(S1),采用传统的加热温度和时间,预氧化温度为220-255℃;另一种是高效预氧化(S2),提高预氧化温度,降低预氧化时间,预氧化温度为250-285℃。本文研究了两种不同预氧化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预氧化的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的生色基团使得预氧化纤维颜色逐渐变深。预氧化过程中纤维发生了环化、氧化和脱氢反应,线型大分子链转变为梯形结构,S2纤维的环化程度和环化效率均高于S1,环化反应更剧烈。随着温度升高,预氧化纤维的结晶度降低,晶体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形成了新的序态结构,S2纤维在第三至第四温区结晶度急剧下降,与这一阶段形成大量环状结构有关。预氧化过程中的芳构化指数(AI)逐渐增加,预氧化纤维环化程度提高。经过预氧化后,PAN线型分子链转变为交联的梯形结构,纤维的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另外,S2纤维的起始失重温度比S1更高,说明S2热稳定性更好。在预氧化过程中,纤维的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提高,通过对比发现,S2纤维比S1纤维的力学性能更优异。通过对预氧化纤维表面形貌、断面形貌和内部形貌表征,研究预氧化过程中纤维微观结构的转变。预氧化纤维的表面光滑,直径约为8μm,内部呈现微原纤结构,随着预氧化的进行变的更致密。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对预氧化纤维进行超声刻蚀处理,纤维发生溶胀,表面出现褶皱,预氧化后期,纤维耐腐蚀能力明显提高,DMSO溶剂难以扩散进入纤维内部。纤维脆断后的横断面形貌表明,纤维内部呈现微原纤结构,随着温度升高纤维的断裂形态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横断面逐渐平整。预氧化纤维内部有沿纤维轴向的原纤结构和垂直于纤维轴向的片层结构。预氧化纤维皮芯结构差异在预氧化前期逐渐增加,在预氧化后期逐渐减小。DMSO溶液刻蚀处理后的超薄切片,非晶组织被溶解,分离出原纤结构,纵向微原纤之间由横向微原纤和非晶组织连接,微原纤内部由有序的片层结构和无序区域堆叠形成。预氧化过程中PAN线型分子链转化为梯形结构,预氧化纤维的耐腐蚀能力提高,DMSO溶液可以溶解的区域逐渐减少。通过研究预氧化纤维皮层和芯部的化学结构和微观结构,探讨预氧化过程中化学结构转变对微观结构的影响。随着环化程度和氧化程度的增加,预氧化纤维的断裂形态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化学结构转变会引起断裂形貌的变化。结合NanoIR2-FS和超薄切片技术研究了预氧化纤维皮层和芯部的化学结构与微观结构的演变关系。环化交联程度越高,纤维的微观结构越致密。发现其微观结构变化与化学结构转变规律一致,预氧化前期皮层和芯部的化学结构和微观结构差异都增大,在预氧化后期逐渐减小。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预氧化纤维微观结构的转变模型。预氧化纤维表面光滑,内部由原纤组成,原纤由不同尺寸的微原纤聚集形成,包括横向微原纤和纵向微原纤,纵向微原纤之间通过横向微原纤和非晶区域连接。微原纤由片层沿纤维轴向堆叠而成,片层中有序的晶体层和无序区域交替排列。在预氧化前期,少量PAN线型分子链向环状结构转变,片层内部开始有环状结构生成。预氧化后期,环状结构交联成有序排列的梯形结构,原纤之间的连接得到增强,纤维结构变的更加致密稳定。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越来越多。当我们搜索某一事件时,往往会淹没在海量相关的新闻文本中,无法从中直接获取有效信息从而把握事件的主要发展脉络。如果想快速、全面的了解该事件,就需要从海量新闻文本中提取出事件相关的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构建事件的发展过程,并推理事件可能的发展趋势。因此,如何从新闻文本中抽取事件信息,刻画事件的演化过程,并推理事件未来可能的发展情况,已经成为自
终身监禁制度源起于西方,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全面批判封建神学思想,掀起了一场以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为标志的思想解放运动,“天赋人权”思想得以发展并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主张刑罚也应当坚持人道主义精神,死刑依然不符合时代潮流,理应被废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当属边沁与贝卡利亚。保护人权以及人道主义刑罚观的潮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很多国家在此影响下开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目的地逐步演化为“自然-文化-政治-经济”的综合体,旅游目的地的环境舒适度也逐渐成为其特色的标识,影响着游客的感受与行为,并进而影响着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以往的研究回顾,旅游目的地环境舒适度对游客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还有待深化。本研究以旅游目的地庐山景区为例,从游客视角出发,引用SOR理论,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环境舒适度、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西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篇章。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党在西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梳理和解读。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在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玉麦精神”凝结家国情怀,是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一个西藏例证“;建设美丽西藏”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西藏华章。
乡村建设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极具挑战的难题。历史文化村落作为一种特殊存在的村落形式,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乡村文明的载体,承载了民众的乡愁记忆。但在轰轰烈烈的时代进程中,历史文化村落面临着生态退化、功能冲突、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的问题,村落景观风貌久久停滞不前,空间环境的发展逐渐陷入泥淖。为解决这一问题,探寻历史文化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推村落空间环境的进步并保
结合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要求和地方经济特色,设计了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晶态结构变化的综合实验。该实验包括文献查找、实验方案设计、纤维预氧化条件考察、产品晶态结构表征、晶粒尺寸分析等内容。实验通过“制定方案→制备样品→表征样品→性能分析”4步,使学生巩固了理论知识,对聚丙烯腈碳纤维性能的研发有了整体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深入研讨的科学思维能力。此外,教学实验与地方产业相结合,既加
为提高聚丙烯腈(PAN)的性能,获得性能优异的PAN原丝,将60Co γ射线辐照聚合制备的高相对分子质量PAN分别进行真空冷冻干燥、鼓风干燥和真空干燥,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真空干燥会影响PAN的化学结构;升高温度会降低PAN的结晶能力;真空干燥和鼓风干燥使得PAN发生团聚或交联;真空冷冻干燥的PAN粉末热分解性能最稳定,同时溶
目的:探究不同灌注方法及灌注量对大鼠脑组织结构及神经元观察的影响并进行评价。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经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分别采用输液器、注射器,剪右心耳或剪肝的方法进行灌注操作,比较不同灌注方法下脑组织大体形态、灌注时间及用液量的差异,并采用HE染色及免疫荧光技术对大鼠脑海马组织及神经元形态进行观察,客观化评价灌注方法选择对形态学呈现结果的影响。结果:采用输液器灌注与注射器灌注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同时,人们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从旅游管理角度看,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体现在旅游体验质量与游客满意度上。步入新时代,人们的旅游模式有所转变:从追求物质享受的传统旅游模式逐渐转变为追求物质与精神并重的新型旅游模式。旅游产品的核心在于“体验”,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探究游客旅游体验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关系,以
《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日报,国民党不仅阻挠报纸内容生产和读者购报,且在第二次反共高潮中进一步封锁报纸的发行,致使跻身大报行列的《新华日报》日发行量从万份一度降到数百份。为了突破困境,新华报童自此登上了重庆的政治舞台,成为突破发行封锁的利刃,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以新华报童为研究对象目的有二。其一是借由战时报童群体来窥探战时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新闻发行情况,以新闻战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