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基底细胞癌(BCC)间质依赖性多潜能基底样细胞组成,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皮肤肿瘤,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本病极少发生转移,但可造成局部组织不同程度的破坏。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结节型,色素型,硬化型,浅表型及某些罕见型如瘢痕性基底细胞癌等。BCC在组织病理学上异型性不明显,预后比其他实体肿瘤好,但部分患者存在治疗后复发的情况。因此,应当提高公众对本病的认识,如怀疑发生本病,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改善预后及减少并发症。 目的: 探讨47例BCC的临床特征、复发情况,进一步提高本病的防治水平,降低对公众的身体危害。 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皮肤科就诊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7例BCC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情况、病因、复发情况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结果: 1.47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4例,男女比例为0.96∶1,年龄最小者31岁,最大者82岁,平均年龄62.96±14.43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62.09±14.95岁,女性平均年龄63.79±14.18岁,47例BCC患者中性别构成、男女平均年龄均无显著差异(P>0.05)。基底细胞癌例数最多的年龄段是70-79岁(14例),第二位是60-69岁(12例)。 2.47例中,经组织病理检查,2013年检出13例,2014年检出16例,2015年检出18例,三年中每年BCC检出例数占全年活检的百分率分别为3.05%、3.31%、3.09%。2013年-2015年,我科每年的全部活检病例中,BCC的年活检检出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 3.包括43例单发性基底细胞癌和4例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共计55处皮损。包括33处结节型皮损(60%)、14处色素型皮损(25.45%)、5处浅表型皮损(9.09%)及3处硬化型皮损(5.45%),4种不同的基底细胞癌临床类型溃疡发生率分别为75.76%、57.14%、20%、0。各临床类型中以结节型BCC最多见,占60%,结节型的溃疡发生率最高(P<0.05)。有测量记录的共41处皮损,最小者0.2cm×0.2cm,最大者2.6cm×3.8cm,其中24处皮损≤1cm2,占58.54%。11处BCC皮损>1cm2且≤2cm2,6处基底细胞癌皮损>2cm2,它们的溃疡发生率分别为45.83%、63.64%、100%。>2cm2的BCC的溃疡发生率比≤2cm2的BCC的溃疡发生率高,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显著(P>0.05),随着肿瘤体积增大,溃疡发生率有升高趋势。 4.55处BCC皮损中,发病部位位于头颈部者46处(83.64%),发生于头颈部的BCC最多,躯干部位6处(10.91%)及四肢3处(5.45%);46处头颈部皮损中,鼻部17处(36.96%)、眼睑14处(30.43%)、颊部4处(8.70%)、额部3处(6.52%)、颈部2处(4.35%)、颞部2处(4.35%)、下颌2处(4.35%)、嘴唇1处(2.17%)及头皮1处(2.17%)。头颈部BCC中,鼻部和眼睑是最常见的部位。47例BCC患者中,从事室外工作者37例(男20例,女17例),室内工作者10例(男3例,女7例);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者38例(男18例,女20例),非身体暴露部位者9例(男5例,女4例);≥50岁的BCC共38例(暴露部位34例,非暴露部位4例),<50岁的有9例(暴露部位4例,非暴露部位5例)。发病部位的分布与职业性质及年龄相关,从事户外工作者、≥50岁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在暴露部位(P<0.05),男性患者并没有比女性患者更多地从事户外工作(P<0.05)。 5.本研究中我科对47例基底细胞癌的整体临床诊断率为67.27%,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临床诊断率最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 6.47例患者中,8例失访。其余39例的平均随访时间16.56±9.24月,复发率7.69%。 结论: 1.长期紫外线暴露是基底细胞癌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2.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临床医师应当提高警惕,特别对于高危人群,必要时活检。. 3.部分患者治疗后复发,应当加强对复发患者的随访,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最终改善预后。 4.应当提高公众对本病的认识,避免接触暴露因素,减少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