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课教学模式越来越频繁地被运用到各学科教学实践中,不少高中语文教师把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与微课模式相结合,这是对古诗词传统教学模式的又一种新的突破。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老师们充分发挥了微课作为新媒体所独有的资源、技术等优势,让那些在不少学生眼中艰深枯燥的古诗词以全新的视听面貌出现在他们眼前。这种创新的教学手法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热情,并在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与古典文化素养上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创新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对比初中以背诵与感性认识为主要目的的诗词教学,高中阶段的古诗词学习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对诗词形式、内涵的分析,还是对写作背景的理解,都要求学生有更强的综合解读能力与自我独特的感受力。同时,语文新课标也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鉴赏与审美能力,使学生从作品中获得独特的个人感悟与人文精神的陶冶。传统课堂上的古诗词教学往往局限于一套相对固定的教学程式,即从背景介绍入手,由画面描述到手法鉴赏,最后总结思想感情。尽管如今多媒体手段运用更加广泛,但教师再独到的设计也只是在上述某个环节里有更多闪光点,整体上程式化的教学思路依然没有改变。学生的思维也常被限制在一个固定的解读框架内。这离新课标注重个性体验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微课教学具有施教手段灵活、课题设计精简独到与学习时空不受限制等特点。将其运用到高中古诗词教学上,这对于我们走出传统课堂程式化解读的藩篱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微课教学善于利用丰富的资源与多样的手段创设自主的审美的古诗词学习环境。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在古典美感的浸染下,对于古诗词的鉴赏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这种教学方式可为突破传统高中古诗词教学弊端开辟了一条新的大道。结合高中古诗词教学与微课教学各自的特点,文章将从两种教学方式的契合点入手,分析微课教学的基本特征与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基本要求。围绕微课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这一核心问题,论文依托语文新课标理念、接受美学与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从运用的可行性、运用过程的设计问题及不足等几个方面对高中古诗词微课教学的特点进行深入论述。文章具体结构如下。绪论部分从论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研究的目的方法几个方面对论题的有效性作了论述。第一章则围绕高中古诗词微课教学的理论基础,从微课内涵的辨析与其应用的可行性论述这种教学模式的存在特点。第二章把重点放在微课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这个论题上,运用对比论证与例证法等方法,通过剖析几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深入分析了微课在高中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所体现出的成效。第三章通过对高中古诗词微课教学中存在的资源其利用率、学生学习自觉性以及评价系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应的优化对策,以望使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完善。论文试图通过分析总结高中古诗词微课教学的优势,进一步推动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发展,希望在微课教学与语文课改问题的研究上作出一点有益的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