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关系中的“苏联公民”遣返问题研究(1944-1947)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于战后经济重建的人力需求以及预防形成反苏群体的考量,苏联政府在战争后期希望尽快将因战争流离失所的战俘和平民遣返回国。美苏就美国控制下的“苏联战俘”进行遣返交涉时,由于两国奉行的国际法标准不一,双方无法达成一致。随着战争形势变化,1944年9月,苏联政府提出“苏联公民”概念,要求遣返美国控制下的全部苏联人。对此,美国政府内部意见纷争,一部分人坚持维护国际法和政治庇护原则,另一部分人则希望削减救济成本,尽快遣返苏联控制下的美国战俘。最终,遣返本国战俘的迫切需求与英国的积极推动促使美国向苏联做出让步,美苏达成《关于苏联和美国指挥下的军队解放战俘和平民的协定》。在美国的策略性合作下,大部分“苏联公民”被遣返回国,但双方在遣返波罗的海三国居民的问题上滋生矛盾,双方关于“苏联公民”定义的分歧逐渐公开。随着两国战俘互遣进度将尽,以及强制遣返后果带来国内政治压力,美国逐渐推动政策转型,由“强制遣返”转向“协助遣返”,限制苏联的遣返活动,并积极帮助“不归国者”重新安置,苏联政府则通过加强宣传、发表抗议的方式继续争取“苏联公民”回国。“苏联公民”遣返问题反映了美苏关系由合作走向对抗的过程,双方在交涉中产生的猜疑是导致美苏加深隔阂、走向分裂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政策执行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动主路线为依据展开调适。这意味着要激发高等教育政策供给侧执行主体、需求侧目标受众,以及政策工具和外部控制机制的积极效应,通过各要素协同耦合,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和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高等教育政策执行系统进行结构性优化,以保证高等教育政策在新的时代情境中平衡政策供、需两侧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并得以有效执
我们在生活中时常能见到家长主义的身影,为了确定哪些家长主义干涉是正当的,乔尔·范伯格提出了软家长主义和硬家长主义的区分,并以一套系统的软家长主义理论坚决反对硬家长主义。范伯格的观点受到两方面的批评,批评者们认为:第一,范伯格的软/硬家长主义的区分存在问题;第二,范伯格采用的标准可调观是在向硬家长主义妥协。通过假定同意、经验预设和标准可调观能够帮助范伯格回应上述批评。然而,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我们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要求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能力越来越强,水平越来越高。根据有效需求理论,需求决定供给,只有满足需求的供给才是有效供给。为了实现地方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提高地方公共物品投资的效率,就有必要了解与把握公众对公共物品的真实需求,并根据公众的需求偏好来提供地方的公共物品。因此,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居民对地方公共物品的不同供给要素呈现出怎样的结构性需求偏好?笔者以美国顾
本刊讯一站式国际物流在线服务平台"运去哪"6月29日宣布,获得中信资本领投,襄禾资本和老股东跟投的新一轮融资。此次D1轮累计融资额达1.5亿美元,再次刷新了中国新经济企业在国际物流数字化服务领域的单轮融资金额纪录。截至目前,"运去哪"已累计完成多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超过3亿美元。
期刊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起始于1996年的《行政处罚法》,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发展到大部制背景下的综合行政执法,从部分试点城市拓展到全国推开,从城市管理领域延伸到文化、交通、农业、市场监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执法效能都得到了优化,执法部门内部矛盾及其与社会和公众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和。但是,一方面,在新的执法模式下,综合执法部门内部又出现新的管理和运行矛盾,执法部门与公民和社会间
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过一种伦理的好生活?现代道德哲学曾试图以无视运气的方式在理论层面找到确定性的答案,但道德运气的提出打破了这一幻想。理解和应对运气这类不确定性因素给道德生活带来的影响,成为反思现代道德哲学与复兴美德伦理学的重要环节。思考儒家伦理学如何看待和处理道德运气问题,就是借助“道德运气”这一理论滤镜来分析儒家伦理学对道德价值和伦理生活的理解,并在这一过程中思考如何对儒家伦理学进行理论
第四次翻译高潮正在中国蓬勃开展,科技翻译在这次翻译高潮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科普作品作为科技文本的变体,其写作体裁将文学与科学结合,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宣传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但就目前科普工作的水平、普及程度、科普读物的质量和科普工作的投入来讲,国内科普工作进展不容乐观。因此引进优秀的国外科普著作,当前仍是繁荣我国科普创作的重要途径。《科学美国人》始于184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型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重视市场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机制,但市场机制由于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微观行为主体的自发性、盲目性,不合理的竞争可能导致市场中出现垄断现象等不利于经济均衡发展的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也不断完善,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但是,当下社会
道德为何有让“我”行动的力量?道德规范性问题的难点正在此处。克里斯汀·科斯嘉(Christine Korsgaard)认为道德规范性问题是第一人称问题,必须从第一人称来回应。理性是道德的根基,“定言命令”提供了检验形式,“目的王国”表明只有所有理性人都同意行动的命令,“我”才能行动。实践同一性赋予“我”行动内容,能动性使“我”以自我构成的的方式成为道德之人。但道德的根基未必是理性,也可以是人的欲望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对农业生产及城镇建设的发展需求不断增加,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水土流失现象日趋严重、土地沙化与荒漠化愈发明显、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等问题,制约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针对国土空间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核心的规划体系。而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所占据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因此,开展资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