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史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所著的一篇经典的短篇小说,自1922年以来就作为小说的典范被编入不同时期的语文教材之中,在1986年被确定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篇目,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全篇不足3000字,体制精巧,思想深邃,其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语言的描写和形象的刻画都是值得深入推敲和品味的。本论文试以《孔乙己》教学史为研究的切入点,从三个时期对《孔乙己》教学史及解读现状进行纵向梳理和归纳,即《孔乙己》相对自由期的解读(1922年-1949年),对文本的解读较自由,与文本的文学性解读较为贴近;《孔乙己》曲折行进期的解读(1950年-1976年),对文本的解读受政治使命的制约;《孔乙己》多样化的解读(1977年至今),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以及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注重对文本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开放化解读。同时还对每一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编撰及《孔乙己》在该时期语文教材中的收录概况进行分析,整理《孔乙己》在不同时期的文学解读、教学解读及教学价值的确定,横向参照教参书、课堂教学中对《孔乙己》的解读及典型的教学案例三个视域,对《孔乙己》的接受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不同视角下《孔乙己》教学与解读的倾向性。《孔乙己》的文学解读主要包括文学界诸多学者对文本的自由解读,透过文学解读的视角来剖析文本的深刻内涵,并探究文学解读对教学解读产生的影响;梳理教参书对《孔乙己》的解读,是明晰教材编写者对文本的解读是如何渗透到课堂教学解读之中的;课堂教学中对《孔乙己》的解读主要是透过教师的视野,以教学案例的设计和课堂实录为载体来了解《孔乙己》在课堂中的教学接受情况。据此,本论文以不同时期的教材、教参书、经典的教学案例及诸多学者对《孔乙己》的解读为研究的出发点,运用文献分析法、教材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旨在梳理和分析《孔乙己》自编入教材近百年来的教学价值的定位与变迁,明晰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接受情况,探索和归纳《孔乙己》自民国至今的文学解读、教学解读和课堂接受中所存在的一些解读泛化以及个性化解读缺失等共性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同类的小说教学提供合理的借鉴和启示。
其他文献
针对温度对沥青混合料产生的影响,着重从矿料级配、沥青用量两方面论述其对沥青路面高温性能的影响。结合5种试验级配,采用车辙试验,以动稳定度来表征各种级配的高温性能,从而提
经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资源条件、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及市场需求等,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经济发展的制约系统,对于主要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全程长20.58km,设计行车速度120km/h,中央分隔带宽6m。机场高速公路是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5条联络线之一。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金融产业集聚的现象也愈发地明显。区域金融发展是否协调、能否切实为实体经济提供应有的资金与金融支持,已成为新时代
克林慢慢地从学校往家走去,翻过这个环绕着小渔村的小山丘时,他步履沉重。在克林的眼里,今晚一点儿也不像新年的前夜,也许是因为还没有下雪的缘故吧。  克林知道,今晚不像新年前夜的原因还有一个——一个他甚至都不敢在心里小声说出来的原因。  他望了望山谷那边铅灰色的大海,浓雾封锁的海面上连船的影子都没有。已经七天了,载着他父亲去工作的那条帆船七天前就应该回来了。  “我准备从谢特兰群岛给你带回来一条小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