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降雨事件增多,降雨分布更加不均匀,洪涝灾害频发。降雨也是影响早稻各主要生长阶段重要的气象因子之一。研究前汛期不同等级降雨发生频次的变化,可以对未来降雨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对早稻等农作物的品种改良以及种植规划提出合理的建议。本研究基于1961-2016年90个地面气象站的前汛期逐日降雨资料,将降雨量强度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不同降雨等级,对广西前汛期不同等级降雨频次进行趋势变化分析,分析出前汛期高强度降雨的发生频率增大,与大气低频振荡的活动息息相关。根据RMM(Real-time Multivariate MJO)指数将大气低频振荡活动周期划分为8个位相,采取合成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位相的大气低频振荡的活动强度、传播特征及其对广西前汛期降雨强度的影响。并利用相关系数法,明确前汛期高强度降雨量与早稻产量之间的关系。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近56年来,广西境内小雨存在下降趋势,趋势变率为-1.312天/年;中雨呈略微增长的趋势,趋势变率为0.837天/年;大雨、暴雨、大暴雨的趋势变率分别为0.983、0.589、0.266天/年,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增长趋势.(2)通过对925 hpa水汽通量散度距平场、500 hpa高度距平场和200 hpa散度距平场进行分析,揭示大气低频振荡对广西前汛期降雨的影响过程和途径。第二到第四位相,广西地区的200 hpa高空出现辐散现象,近地面气流补充上升,500 hpa高度场上,我国东部呈正高度距平,反气旋东侧的偏南气流使广西受到来自孟加拉湾西南气流的影响;配合925 hpa水汽输送加强,局地出现水汽辐合;高低空环流相互配合有利于广西局地降雨增多;第五到第七位相则情况相反,受到湿润气流的影响较小,降雨比较少。(3)前汛期高强度降雨与早稻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高强度降雨频发会导致同期早稻减产。当早稻处于分蘗期、抽穗扬花期、拔节期、孕穗期和乳熟期等对水分要求敏感的时期时,高强度降雨带来的农田内涝对早稻的发育将造成较大的伤害。广西前汛期高强度降雨的发生频次呈增加趋势,这与大气低频振荡的活动息息相关,大气低频振荡通过对低、中、高空环流的影响,使得广西降雨增多。前汛期高强度降雨的频发,叠加上强对流降雨,极易引发洪涝灾害。前汛期高强度降雨与早稻的产量呈负相关,即高强度降雨的增多,造成同期早稻的减产。因此根据高强度降雨的发生变化规律,科学合理的安排早稻种植时间,做好保护措施,减少早稻受灾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