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是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前提,我国基层民主选举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取得了一些成就。作为一种直接民主选举制度,村委会选举已成为广大农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首要途径和基本方式,村委会选举制度也成为农村基层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在推进基层民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正在发生改变。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城乡二元体制的逐渐消除,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逐步实现,必将给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基层民主选举适应变化,又要为变化提供支持。总结农村基层民主选举30年来的经验,通过实地调查真实的认识到基层民主选举取得成就,存在的问题,并在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见解,是写本论文的目的。山东是我国第二人口大省,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山东省常住人口为9600万人左右。山东经济总量虽然稳居全国前三位,但山东又是农业大省,2012年山东省城镇化率只有52.4%,远低于广东的67.4%。根据这个数字,山东的农村人口大概有5000万人左右。山东在村民自治,基层民主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涌现出许多典型事例,取得了许多先进的经验,有些经验并被推广到全国因此。山东省在农村人口数量、发展程度、传统文化、地域特点、经验成就等都具有典型性。莱西市和邹平市是古代齐国属地,齐文化融合农业文化、畜牧文化和渔业文化,具有务实、尚变、开放、兼容的特点,目前经济比较发达,城镇化水平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开放。郓城县属古代鲁国故地,鲁文化源于周初礼乐制度,以儒学为主体,质朴务实、注重传统,目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们传统观念重,因循守旧,开放意识不强。郓城是我的故乡,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土地怀有深情,又深谙事故,邹平和莱西有同学、朋友或工作或生活,方便调查。这三个县又分属山东的西、中、东部,适合作为样本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实地调查,通过对基层民主选举调查的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原因,探析措施。首先,对基层民主选举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民主是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上建立的,通过竞争、宽容、妥协手段,治理国家、社会的制度,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政治实践。民主选举是在一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上,自由、公正、公平、竞争下的选举,人民根据自己的意愿,按照法定形式,选出相关人员的行为。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笔者深入山东的郓城、邹平、莱西,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对三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常住人口特点,村干部年龄结构,文化水平,传统观念,收入来源,村民的选举意愿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调查中,想尽方法,打消村民顾虑,力图取得真实的材料。对调查结果分析,找到问题所在。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村民的选举意愿,经济发达地区,贿选比较严重,在欠发达地区,人们选举热情不高。人才是农村发展的关键,但当前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制约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性别平等思想深入人心,妇女参政意识在逐步增强。黑恶势力像一颗毒瘤,干扰农村的基层民主选举。处于转型时期的乡村,人们的思想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家族意识正在逐渐淡化,但人情关系深入村民骨髓,是否处理好世故人情,影响选举的结果。思考基层民主选举的症结所在,得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发展是基层民主选举的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和制度是基层民主选举的保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是发展基层民主选举遵循的规则。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村民的首创精神是基层民主选举的前提。青年是世界的未来,年轻人更是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在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大力发展经济,为基层民主选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文化建设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加强农村的法律控制和社会管理,坚决打击农村霸痞势力,正确处理两委关系、对待“一肩挑”,鼓励年轻人扎根乡村,为基层民主带来活力。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探索选举经验,为发展号脉,为民主选举献策,从山东基层民主选举调查入手,窥豹一斑,为我国的基层民主选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为我国的基层民主选举提供可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