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媒蚊中的雌蚊通过刺吸人类的血液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目前世界上病媒蚊传播的病毒已知的种类有40余种[1]。蚊虫对世界的公共卫生有着巨大的危害性,在2015年寨卡病毒通过蚊虫传播造成南美洲约200万人感染[2]。现阶段控制病媒蚊的手段还是以植物源杀虫剂(例:除虫菊酯)、微生物源农药(例:苏云金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昆虫调节剂(例:避蚊胺)为主[3],大量使用药剂会使蚊虫产生耐药性;传统的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还会造成人和动物的中毒反应[4-6]。因此,开发出新的环境友好型灭蚊工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蚊虫移动主要依靠翅膀。而蚊虫在大如雨滴等宏观液体以及小至气溶胶的雾滴中都能够生存,这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通过前人对液滴与蚊虫翅膀接触的研究,可知蚊虫主要是靠翅膀的微纳米结构和梳理行为来去除液滴。本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细致观测,并以破坏蚊虫的翅膀结构为思路,尝试研发新式环境友好型灭蚊工艺。首先对库蚊翅膀与有机酸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库蚊翅膀的化学组分为几丁质后,选出能够有效溶解几丁质且对人体和环境影响较小的有机酸,通过微观手段,使用氦离子显微镜观测并分析出乳酸对库蚊翅膀影响较大,其影响主要为软化翅膀、腐蚀翅鳞和刚毛、使翅膀基底龟裂。为了使溶液在喷洒后更好地附着于库蚊体表,进而将乳酸与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研究混合水溶液通过雾化器喷洒气溶胶至培养箱内对活体库蚊的致死率,并用氦离子显微镜观察实验后有机酸对库蚊翅膀结构产生的破坏,发现库蚊翅膀的表面微结构被腐蚀,翅膀的表面粗糙度随之下降,进而影响其翅膀超疏水的特性,使库蚊无法飞行、移动,从而达到击倒库蚊的效果。最后,通过使用新式环境友好型灭蚊药剂以及病媒蚊防控主要使用的化学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分别开展室内和室外现场灭蚊实验,对比两者的蚊虫密度下降率,证明乳酸与茶皂素表面活性剂混合水溶液产生的气溶胶短时间内的击倒效果比高效氯氰菊酯好,但在持续性上仍需改善;目前尚无文献表明蚊虫会对此种方式产生抗药性,是具有应有价值的高效环保的灭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