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感论——文感与文感教学研究初探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语感研究进行反思之后,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语文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在当代语文教育研究不断发展的今天,“文感”一词被正式提出了。文感比语感更加关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核心——文本,本研究试图初步构建一个以文本读写为核心的文感体系,对语文课程、教材、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重构。本研究以文感的心理发生机制、文感概述及文感教学的实施为中心,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论。概述文感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文感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四个维度,即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语文学出发,对文感研究的理论基础做一阐释,主要涉及哲学诠释学、解构主义哲学理论;阅读心理学、作文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理论;人本化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教育观、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语感论、文章学理论。第三部分,文感生成的心理机制。本章首先对文感生成的心理机制的基础——文本图式进行了概述。文本图式是在图式理论和对语感图式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阅读和写作中存在文本图式,它是主体在一定的读写实践活动中,在头脑内部逐渐建立起来并且在一直丰富和建构的关于文本内容和形式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总和。文本图式包括两个方面:文本图式的静态结构包括文本内容图式——文体图式、文意图式、文气图式、文化图式;文本形式图式——文脉图式、文段图式、文技图式。而文本图式还包括动态驱动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趋于自动化时,便生成了文感。第四部分,文感概论。本章对文感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类型及功能进行了阐释。文感是是主体自动化地驱动相关文本图式读写文本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直觉感悟文本的能力。文感具有稳定性、过程性、个体性、选择性、互转性等特点。文感具备七个能力构成要素,即文体感、文意感、文气感、文化感、文脉感、文段感、文技感。文感分为理解型文感和表达型文感,理解型文感具有预期、建构、解构、评价等功能;表达型文感具有选择、整合、创造、存在等功能。第五部分,文感教学的实施。本章从文感教学出发,首先从语文课程目标的研制和语文课程内容的确立两个方面,对语文课程研制者提出课程建设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提出文感是与语感并举的概念,二者构成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文课程内容不仅有语识,文识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从语文教材编排的体例、课文内容的选择、教材作业系统和助读系统编写的角度,对语文教材编写者提出教材编写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并辅以教材实例分析。最后从语文教学内容的建构和实施两个角度,对语文教师提出教学操作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文感与文感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创性,对促进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而文感的研究毕竟还仅仅是一个开始,无论是理论层面的构建,还是实践层面的操作,都需要日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其他文献
【正】 《诏狱惨言》,这是一本只有十四页的小书,收在《指海》丛书第五函中。作者为了隐姓埋名,署“燕客具草”撰;但实际上,是时人顾大武的手笔。这本书很值得一读。透过它所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是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区危害猖獗,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
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研究证明,人参皂苷具有调节免疫系统、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防治心血管疾病、消炎解毒等功效。尤其是人参皂苷单体,如Rg3,Rh2等更是有极佳的抗肿瘤生物
课程资源是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的资源。课程资源也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目前我国对地理课程资源的研
对《觉醒》一书中女主人公艾德娜的死向来有很多解读,但大致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倾向。有的研究者认为她是觉醒了的。她为追求自由、独立与自我而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她的死是
在《云南·丽江·白沙·玉湖村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对玉湖村地域性的保护及延续被确定为重要的规划目标。但是发生在玉湖村的一个地域性事件却使我们意识到,在地域性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源;同时水又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具有最容易受到破坏和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迅速发生变化的特性,水环境的破坏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水
中国古典园林被认为是建筑、山石、水、花木为主要元素构成的综合艺术,以自然山水为蓝本,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石景主要有假山、置石、水池驳岸、踏跺、题刻字石五种
随着国家教育的创新发展以及"985工程"、"211工程"的建设,各高校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种形势下,部分高校的公共检测平台建设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而发展迅速,也呈现出各自
“天人合一”思想,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各个时期哲学家探讨的永恒课题。本文力求系统的阐述“天人合一”思想的含义、历史发展变化、各个时期这一思想的相互关系及作用,从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