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枝木麻黄种源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变异规律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kernel_gdi_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枝小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是我国华南、东南沿海防护林最主要的造林树种,它对改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促进沿海经济发展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短枝木麻黄大然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亚及太平洋群岛,现已广泛栽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众多具有遗传变异的地理种源.为遗传改良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本文开展种源试验,并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从表型、营养型、基因型等方面研究短枝木麻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探讨短枝木麻黄种源的遗传变异规律,并筛选出适宜闽南地区栽培的优良种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短枝木麻黄地理种源变异在种子品质、苗期生长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对种子特性和1a生苗期生长性状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短枝木麻黄种源种子的千粒重和发芽率差异极大,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这主要是由不同种源的遗传特性决定。苗期试验表明,不同种源间实生苗、无性苗苗高、地径筹异较大,经方差分析,结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短技木麻黄种源实生苗、无性苗高生长的地理变异趋势较为一致,即苗木高生长与原产地经纬度、海拔三个因素的关系不太紧密,种源产地对苗木生长无显著影响。 2.11a生短枝木麻黄地理种群生长差异显著,东南亚的原生种群(YSAS)表现最佳,最差的为澳大利亚、太平洋地区的原生种群(YSAP),二者表现出较大差距。短枝木麻黄种源的遗传变异还表现在生长、形态性状上,方差分析表明:短枝大麻黄在胸径、树高、材积、冠幅生长性状和干形、侧枝特征、结实等7个形态性状上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这些差异主要是遗传因素所致,具有较强的选择潜力。种源间生长的地理变异在4~5a后渐趋于稳定,11a生时已基本稳定,早期选择一般可以从4~5a开始。遗传相关分析表明,胸径、树高、材积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主干分义习性与主干通直度间呈极显著相关,侧枝粗细与生长性状、侧枝密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侧枝长度与侧枝粗细、侧枝分枝角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进行种源选择时,既要注重生长性状,又要注重形态性状的选择。 3.对11a生短枝木麻黄种源小枝的营养元素研究表明,各元素在种源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短枝木麻黄小枝平均灰分含量为4.18%。一些营养元素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杨树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通过无性繁殖应用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杨树不同种间无性繁殖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同一种相同株不同部位的成熟效应也存在差异。关于树木个体发育中成熟
运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实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研究北京鹫峰地区松栎混交群落的特征,并在城区进行了模拟建植。研究结果表明: 1.群落土壤呈弱酸性,pH值6.16~6.58,表层土壤
土壤侵蚀敏感性表示在自然条件下,土壤侵蚀发生的难易程度。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是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识别容易形成土壤侵蚀的区域,进
乙烯是植物调控自身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一种重要激素。研究表明,大多数百合对乙烯是敏感的,乙烯是百合切花衰老机制的启动因子,是百合切花衰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新铁炮百
用天然油菜素内酯(NBR)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山杏(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苗木进行蘸根和叶面喷施后,采用盆栽控水模拟
本文详细分析了25 个地理种源的21 年生侧柏的树高、胸径、冠幅、保存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等生长、形质、
本试验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美系獭兔、德系獭兔、四平獭兔、法系獭兔、长毛兔和比利时兔6个家兔品种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了各品种间的遗传关系,为家兔遗传资源
由于电网供电质量问题而对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网瞬变干扰现象相当普遍,这些干扰会造成电子设备的性能降低、设备误动作或故障,因而有必要对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
本研究以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林口林业局GIS为手段,在分析该局森林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划分若干森林生态资源层和经营区并明确其经营目标,对林口林业局的森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