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贷交易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大大提高,但信贷市场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些特征仍然存在。1998年以来出现了信贷配给现象: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和居民、全国多数的中小企业普遍反映难以从银行得到贷款;同时,大量资金滞留银行体系。解释信贷配给现象的信贷配给理论在西方已经绵延了半个多世纪,从加世纪5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信贷“可能性学说”到70年代中期之后不完全信息下的信贷市场理论,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在信贷市场上的应用构成了信贷配给理论的脉络。 信贷配给理论认为,与一般的标准市场商品交易不同,信贷交易是个人或企业用未来偿付的承诺去换取今天的信贷,但是不同承诺之间是有着很大差别的,有些承诺得以履行,有些承诺却得不到履行,因此信贷交易不仅要考虑信贷的价格(利率),而且还要考虑贷款偿付的可能性。信贷市场上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控成本等都会影响到贷款偿付的可能性,因此贷款人的预期利润并非名义贷款利率的单调函数,当利率超过某一点之后,贷款人的预期利润会随着名义贷款利率的提高而下降,因此,尽管有的借款人愿意在更高的利率水平上借款,贷款人也会注意控制利率,使其不超过预期利润开始下降的那一个利率水平,并且对存在的超额信贷需求实行信贷配给。也就是说,信贷本身的特性和信贷市场内在的信息不完全决定了利率机制和配给机制在信贷资源的配置中共同起作用。 西方信贷配给理论使人们更加清楚地理解信贷市场的实际运行机制,也为研究中国的信贷配给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的出发点。但是,中国的信贷配给问题相对于西方信贷配给理论所描述的机制更加复杂,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转轨背景下的信贷市场不仅存在一般性的信息不完全问题,而且还受到政府基于金融控制而实施的各种特定制度安排的制约。实际上,本文对中国的信贷配给问题的研究,正是试图考察信贷市场外部制度安排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配给行为。 本文采用信贷分析范式,在一个金融中介行为模型的基础上,考察商业银行决定贷款利率时的理论上及经验上的影响因素,资本该模型假定资产市场及流动市场存在垄断竞争。模型包含一个约束条件,即商业银行必须在其资产组合中持有一个最低数量的债券资产。为了解释商业贷款利率的变动行为,本为采用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支持商业银行在一个以非完全竞争为特征的市场中经营并且直接决定贷款利率的理论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