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当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更加重视审美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完善人的综合品格。要想系统的实施审美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地理学科具有极其丰富的审美元素,从地理教材中的内容到教学环节的设计再到课堂活动的实施都有充分发挥的空间。本研究首先针对石家庄市、县级中学的128名中学地理教师完成了有关审美教育的问卷调查,获得了较为系统的资料,从“对审美教育的理解”、“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审美教育实施状况”以及“审美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进行了地理课堂审美教育的问卷调查;其次,以高中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从各个章节挖掘了美育元素并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三个方面总结了地理学科中所包含的美育元素;然后根据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从课程导入环节、讲解环节、结束环节以及课外活动环节搭建了审美化地理课堂的基本方法;最后提出了中学地理课堂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本文从审美教育的含义、意义以及审美教育在地理学科中实施的误区入手,面对广义的地理课堂,结合地理教材中丰富的审美元素初步挖掘了审美对象的存在形式和类型,根据对中学地理教师实施的相关问卷调查揭示了当下地理课堂实施审美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研究表明,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审美教育在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对增强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地理审美化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校审美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能够对学科审美教育建设提供借鉴。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借鉴汇总美学和地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美育理论,系统挖掘了地理教学与地理课堂中的审美元素,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将中学地理教学中审美元素的挖掘与审美化地理课堂的构建结合起来;提出了若干较有针对性的对策,能为审美化地理教学开拓新思路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