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网络实名制的实施,尽管对于网络生活中网络暴力层出不穷,不良信息不断涌现,网络犯罪日益严重,网络道德责任缺失等诸多问题起到减少或消除的作用。但是,网络实名制本身也存在着诸多实施的困境和争议,其背后是公权力与私权利的激烈交锋。因此,必须在全面考虑和借鉴国外实名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基于互联网治理理念的网络实名制探索。本文介绍和描述了网络实名制的概念和特征;梳理了我国网络实名制的政策背景与发展轨迹,在探讨互联网发展与网络言论喷涌的关系基础上,分析了政府关于网络实名制的政策考量以及我国网络实名制具体实施的步骤;本文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讨论了我国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困境和争议,如立法与执法缺陷,面临技术难题,政策成本较高,社会支持不足,用户数量减少,侵犯公民言论自由,弱化公民监督权与参与权,挤占网络虚拟空间,降低网络娱乐性,侵犯公民隐私权等;尝试揭示网络实名制困境和争议背后的逻辑——公私权力之争和公民表达匮乏;在研究和分析了包括韩国和欧美国家在内的外国网络实名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还对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与建议,希望通过转变政府角色与职能,灵活实施网络实名制克服一刀切,健全相关参与制度和法规政策,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以及公民参与和网民自律相结合等途径来实现我国互联网的良好治理。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通过笔者对与互联网长期的使用、关注与研究,并结合丰富的文献资料,对实施网络实名制的困难与争论,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了多层次探究。本文可能的创新是,透过争议来探究背后的公私权力之争,探究其背后政府“父爱主义”管理理念与公民个人权利意识觉醒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并将互联网治理视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本文最后强调,政府转变互联网治理方式是网络实名制发展的合理趋势。政府只有在合理界定公私权力的界限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的完善,自身角色的转变和治理方式的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实现互联网的优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