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汤洪岭雨养型泥炭记录的大气汞沉降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炭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长期性,雨养型泥炭中记录着地质历史时期的一些环境变迁信息。利用雨养型泥炭中的沉积记录,重建古气候和古环境在全球变化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东北地区的汤洪岭雨养型泥炭剖面中的汞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汤洪岭雨养型泥炭剖面中汞的含量和计算出大气汞的沉降通量。结合前人的定年工作,获得了东北地区近5600年来的大气汞沉降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地区同时期的环境变化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雨养型泥炭中总汞的含量为:150.24-4760.12 ng.g-1,平均值为:540.12 ng.g-1,最大值出现在距地表59cm处,最小值出现在距地表111 cm处。大气汞沉降通量为:7.14-232.06μg.m-2.yr-1,平均值为:25.73μg.m-2.yr-1。2.东北地区雨养型泥炭剖面中大气汞的沉降通量与区域气候变化有着良好的响应,近5600年古气候环境变化初步划分为三个阶段:Ⅰ. 5600—2900aB.P.的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汞沉降通量较大,这与全新世大暖期后的气候温暖有利于大气汞的沉降密切相关;Ⅱ. 2850-350 aB.P.气候干湿波动,汞沉降通量较低,与中国大暖期结束,气候转变为冷湿,不利于大气汞的沉降密切相关;Ⅲ.距今300年以气候相对干冷,与近代工业革命和该区域金属冶炼等有关系密切。3.大气中汞的主要自然来源是火山活动,火山活动的影响具有短期性,但同时也具有爆发性,一次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就会使大气中汞的含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造成长期平稳气候条件下汞含量的反常突跃。东北雨养型泥炭中记录了多次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活动。火山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汞在大气中居留时间很长,能迁移数万公里,参与全球循环,因此汞是一种通过大气跨国界传输的全球性污染物。4.工业革命之前东北地区雨养型泥炭中汞含量的均值为:552.09 ng.g-1,大气汞沉降通量均值为:25.73μg.m-2.yr-1。工业革命后东北地区雨养型泥炭中汞含量的均值为:330.73 ng.g-1,大气汞沉降通量的均值为:15.43μg.m-2.yr-1;工业革命前雨养型泥炭中的汞代表了自然释汞过程引起的大气汞沉降通量,工业革命后雨养型泥炭中的汞则叠加了人为活动的影响。东北地区工业革命后汞沉降通量变小,这与国外研究结果不同,主要是由于我国东北地区近代气候相对寒冷,地质活动较少,规模较小和东北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低,工业革命兴起滞后于西方国家等原因造成的。
其他文献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新能源储能元件,因其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以及使用寿命长等特性,在众多行业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石墨烯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和超高的导电导热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其片层之间较强的π-π共轭效应导致堆叠,极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而多孔炭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应用最广泛的电极材料之一,具有优异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Ⅲ)技术克服了传统束线离子注入所固有的直射性的限制,有效改善了机械密封用动环表面的耐磨性能,对提高其工作可靠性有显著作用。由于影响动环表面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获得了一定的拓展,计算机信息安全是当下的热点话题,利用新技术保障信息安全受到人们关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构建原则,并结合相应的计算机基本知识,重点探究基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计算机 信息安全 大数据  引言:大数据是信息时代高度发展的产物,基于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要加以转变.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错误地把最终学习目标制定为提高高考成绩,但实际上,学习政治学科的目的是通过课上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