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择伐的长白山地区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生长和结构动态的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样地长期监测数据,对不同强度择伐的抚育云冷杉林(0、20%、30%和40%)和低强度择伐的检查法样地(5%-20%)20多年间的林分生长和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林分平均胸径、林分每公顷断面积和蓄积、平均胸径生长率和蓄积生长率、蓄积连年生长量、径级蓄积结构、针阔蓄积比和直径结构。比较不同择伐措施经营下的林分生长差异,旨得出最优的林分结构状态,为该地区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强度择伐后抚育云冷杉林的生长均大于未择伐的林分,且随强度的增加生长加快,蓄积生长率最高达8.7%,随后呈减小趋势;择伐后6年林分的蓄积结构和直径结构没有显著差异。经2次或3次择伐后的林分相比未进行2次择伐,其生长生长率开始增加,4-6年以后逐渐减小直至下次采伐;直径结构随时间的推移由初始的反“J”型分布向不对称的单峰或多峰山状曲线变化,但伐后逐步得到调整;大径级林木蓄积比重强度择伐后逐渐增加,但特大径级林木蓄积比重增加较少。(2)低强度多次择伐经营的检查法样地相比抚育云冷杉林,对林分的生长和结构的保持表现一定的优越性。15%-20%强度的择伐即能很好地促进林分的生长,蓄积生长率最高达9.5%。林分直径结构基本维持反“J”型分布,特大径级林木蓄积比重相对抚育云冷杉林较高,最后一次调查时大部分占3-4成,林分的针阔蓄积比基本在6:4至8:2之间。(3)分析所有样地的林分蓄积与相应的生长率和连年生长量得出,林分的蓄积生长率在6%以上,连年生长量相对较大,基本在8 m3/hm2以上。此时林分最优结构状态为:蓄积为100-250 m3/hm2,林分株数密度为700-1600 n/hm2,林分平均直径q值在1.2-1.5之间,林分针阔蓄积比为6:4至8:2,最优径级蓄积比为小径级(8-12cm):中径级(14-24 cm):大径级(26-36 cm):特大径级(>36 cm)=1:2:3:4;择伐周期可控制在6-10年。(4)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本文研究林分生长和结构的13个因子综合为3个特征变量,即择伐后的林分基本特征、林分密度和径级结构(株数和蓄积),为择伐后林分恢复状态评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根据本研究的林分状况认为,检查法样地的经营方式应继续保持,根据林分的即时生长状态确定以后经营的最优采伐强度和周期,并适当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抚育云冷杉林样地参考检查法经营技术,遵循低强度择伐;当林分成熟、蓄积生长率小于3%时,适当进行强度择伐,保持高的林地生产力,促进特大径级林木生长,逐渐调整林分结构,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近年来民用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而由于民用建筑的品质与人民大众的生活质量及舒适度关联度极高,因此其产品好坏尤其是供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区是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带,区内植被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强烈,生态环境恶劣,而强烈的人为干扰更是加剧了其生态系统的恶化。因此,岷江上游
大宝山矿山的开发,特别是金属硫化物矿山的开发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对于该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治理,宜采用地球化学工程与生物修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只有有效地对污
该文对山杨根腐病进行了病原菌鉴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拮抗菌与病原菌对峙试验、室内化学药剂筛选、田间化学药剂防治试验以及山杨根腐病空间分布格局与抽样技术等方面的研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乡村地域不断缩小,城市景观实体逐渐向乡村地区推进或局部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转变。这一过程在时间上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遥感数据源的3S技术在林业上的国内外应用及其发展概况,并结合SPOT5遥感影像数据源和3S技术的应用特点,根据当前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监测的需求,以中高分
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P.bollena Lauche)以黑龙江野生山杨为母本,新疆杨为父本的人工杂交种。虽然山新杨和其杨树他品种相比具有一定的抗病性,但也常常遭受病原菌的
1989~1994年,在贵州黎平、天柱、锦屏和四川洪雅杉木种子园,围绕种子产量和品质,从生殖生物学和遗传变异两个方面,开展了观察和研究.研究认为,人开花结实角度,对无性系进行再
本文以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var. atropurpurea)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土壤处理下植物形态和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分别测定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不同土壤酸碱度条件下植物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必须要落实到特定的区域,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何实践区域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林业作为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