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行连合间径测量,为人脑的定位解剖与影像学以及立体定向手术的应用相融合提供依据;对基底节区立体定向手术相关神经核团进行定位解剖测量,为功能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提供薄层断面定位解剖资料;对基底节区神经核团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和可视化研究,为基底节区的影像诊断及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对内囊前肢有效毁损靶点进行定位解剖测量,为难治性情感障碍和强迫症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解剖依据方法1. 在45例成人脑标本正中矢状面上,测量连合间径的长度,与100例健康查体者和111例帕金森病患者MRI的测量值进行比较;应用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通过VR软件处理,对连合间径进行计算机可视化显示。2. 采用大体标本冰冻薄层断面切片技术,将45例人脑标本平均分为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组进行薄层连续断切,层厚为0.5mm,以连合间径线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空间坐标系,对基底节区立体定向手术相关神经核团截面的中点坐标进行测量。3. 抽取脑标本和数字化可视人体基底节区的二维断面图象,应用本室自主开发的medview软件和香港中文大学提供的VR软件,对基底节神经核团及其周围的重要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和可视化研究。4. 分别从15例头颅标本轴位薄层连续断切图像中,抽取连合间径平面及其上方含有内囊前肢的34层断面图象,以连合间径线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空间坐标系,测量内囊前肢在不同断面的中点坐标,所得结果行多元线性回归、两两之间行直线回归分析,并应用模拟的内囊前肢毁损手术进行验证。结果1. 成人尸体头颅标本45例正中矢状面测得连合间径的平均长度为21.59±1.34mm,最小为19.26mm,最大为24.46mm;100例门诊健康查体人员头部MRI照片正中矢状面测得连合间径的平均长度为22.36±1.72mm,最小为18.32mm,最大为27.78mm;111例帕金森病患者头部MRI照片正中矢状面测得连合间径的平均长度为22.34±1.63mm,最小为19.23mm,最大为26.24mm。经统计学分析,健康查体<WP=9>组、帕金森病组、解剖测量组两两之间连合间径平均长度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 数字化可视人体连合间径线的三维可视化重构结果可以在矢状面、冠状面比较清楚地显示前连合和后连合及其毗邻关系,并能方便地与断面形态相互参照, 相互弥补,以取得准确的信息。3. 尾状核头部分别出现在冠状位的Y+32 - Y+70层面,矢状位的X+13 - X+29层面,轴位的Z-12 - Z+44层面,其靶心坐标(x, y, z)分别为10.51±1.67mm,23.80±1.69mm,7.69±1.46mm;GPi分别出现在冠状位的Y-2 - Y+22层面,矢状位的X+26 - X+44层面,轴位的Z-4 - Z+8层面,其靶心坐标分别为18.30±1.88mm,5.45±1.35mm, 0.88±1.94mm;GPe分别出现在冠状位的Y-10 - Y+32层面,矢状位的X+22 - X+48层面,轴位的Z-4 - Z+18层面,其靶心坐标分别为20.95±1.79mm,7.62±1.78mm,4.50±1.40mm;丘脑内侧核分别出现在冠状位的Y0 - Y-30层面,矢状位的X+6 - X+24层面,轴位的Z0 - Z+40层面,其靶心坐标分别为5.12±1.13mm,-6.68±1.57mm,7.58±1.27mm;丘脑外侧核分别出现在冠状位的Y+10 - Y-36层面,矢状位的X+14 - X+38层面,轴位的Z0 - Z+40层面,其靶心坐标分别为12.47±1.21mm,-5.43±1.19mm,10.64±1.78mm;丘脑底核分别出现在冠状位的Y-6 - Y+10层面,矢状位的X+14 - X+30层面,轴位的Z-18 - Z-2层面,其靶心坐标分别为9.15±1.57mm,-0.51±0.72mm,-3.95±1.25mm;杏仁核分别出现在冠状位的Y+16 - Y+32层面,矢状位的X+34 - X+64层面,轴位的Z-16 - Z-38层面,其靶心坐标分别为20.61±0.64mm,9.46±0.93mm,-11.67±0.93mm。4. 在脑标本基底节区的三维重建中,重建出坐标系的三维坐标轴,并对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杏仁核、脑室等进行了三维重建,可以明确显示各神经核团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数字化可视人体基底节区的三维重建中,除了上述结构,还对视神经、丘脑的内部核团、丘脑底核、红核和黑质等结构进行了三维重建。5. 应用VR软件对数字化可视人体脑基底节区进行了计算机可视化显示,对于所构建的部位可以基本恢复到原始自然状态,在此基础上,利用软件所具有的功能,可以对所构建的基底节区重新从冠状位、矢状位和水平位进行连续断面切割,清晰显示其内部结构;同时,可以对所构建的基底节区进行从任意方位和角度的斜切,并配合任意角度的旋转,对基底节区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6. 测得内囊前肢中心点坐标(x, y, z)分别为17.42mm,25.09mm,7.31mm。对内囊前肢水平位切面上中心点三维坐标的测量结果左右两侧对比,统计学分析显示,各<WP=10>平面中心点的坐标左右两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内囊前肢各平面中点坐标的投影多元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直线方程为Z=1.44X-1.09Y+8.49。内囊前肢各平面中点坐标投影两两直线回归分析,直线方程分别为:Y=-0.98X +40.75; Z=-1.43Y+41.60;X=0.18Z+15.92,由此计算出其投影线与冠状面的夹角为44.27o,与矢状面的夹角为10.09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05o,模拟内囊前肢毁损术验证,见手术靶点定位准确无误。结论1. 本组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