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己步入了“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土地利用的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土地利用的研究主题。由于土地利用系统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土地利用结构整体系统的状态评价受到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难以用精确的数值来描述各指标的作用效果,更重要的是各评价指标往往不是简单的优或劣,而可能处在优与劣整个区间上的一个可变的子区间,难以赋予一个具体的数值。故本文在构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将模糊理论与各个指标的具体评价相结合,得到各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综合决策矩阵,并在属性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最优综合精确度模型求取属性层的权重,最后以TOPSIS的贴近度作为衡量标准,评判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水平。 在前期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视角,采用景观生态学模型,分析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在2004-2008年期间的演变,并进一步对2007年江苏省的苏锡常、宁镇扬泰、通盐连和徐宿淮4个土地利用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截面的静态分析。并以南京、无锡、徐州、盐城和江苏省全省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进行评价研究分析,同时探讨了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研究结论如下: (1)4个评价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程度顺序为:南京>无锡>徐州>盐城,且各市间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存在显著差异。无锡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水平(0.7593)与江苏省总体水平(0.7599)最为接近,南京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水平(0.7909)最高。 (2)江苏全省及4市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水平均处于较合理的Ⅳ级。以江苏省整体水平为基准,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较合理水平(Ⅳ级)进一步细化为:相对高值区(0.76<C<0.80)、相对中值区(0.70<C<0.76)和相对低值区(0.60<C<0.70)。与之对应,南京属于较合理水平的相对高值区,无锡、徐州处于相对中值区,而盐城则处于较合理水平的相对低值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能够真实地反映当前江苏省和4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状况。 (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影响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主要驱动因素并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提高未来时期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水平,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经实证验证,在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研究中,采用区间直觉模糊的多属性群综合评价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某些指标作用效果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使用区间模糊数替代具体数值,并通过各个评价区域的精确度优化模型确定属性层的权重,完成对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程度的测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