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特定人群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在特定时间段(抗血小板治疗时期),不同的皮下注射时间与拔针后按压时间组合对皮下出血、疼痛的产生及程度的影响并对相关皮下出血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为临床护士提供更安全的护理操作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入住某三甲医院CCU的ACS患者9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严格按照标注注射流程,每例患者接受4种不同方法的皮下注射。方法A:注射10s,停留10s后拔针;方法B:注射10s,停留10s之后拔针,拔针后按压5min;方法C:注射30s后拔针;方法D:注射30s后拔针,拔针后按压5min。观察4种方法致皮下出血及疼痛的发生率及程度。第二部分:研究对象同第一部分,其年龄、性别、糖尿病史、胰岛素应用、体重指数、腹部皮褶厚度、血小板、INR指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资料收集与第一部分研究同时进行,最后基于第一部分的研究结果,最终选取A、B两种方法,依据患者皮下注射药物48h后有无皮下出血分为高危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ACS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风险因素。结果第一部分:(1)一般资料:入选90例研究对象共360次注射。其中男68例,女22例,年龄28~83岁,平均(56.86±11.86)岁。(2)皮下出血:四种方法在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及程度方面存在差异(P﹤0.01),其中方法A、C优于方法B、D,但A、C之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3)疼痛:四种方法在注射部位疼痛是否发生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而疼痛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A、C优于方法B、D,但A、C之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第二部分:(1)一般资料:本研究有研究对象90例共180次注射,剔除10例数据缺失患者后,最终将80例研究对象160次注射纳入研究。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28~83岁,平均(53.27±10.29)岁。(2)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体重指数、腹部皮褶厚度与注射后按压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25 kg/m2,腹部皮褶厚度大是ACS患者皮下出血的保护因素,而低体重指数患者、注射后长时间、大力度按压注射部位更易出现皮下出血。(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注射后按压注射点程度、腹部皮褶厚度<15.0mm是皮下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拔针后长时间大力度按压注射点的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的风险是无按压组的2.22倍(OR=2.22);腹部皮褶厚度<15.0mm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的风险是皮褶厚度>15.0mm的2.13倍(OR=2.13)。结论1、ACS患者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采用标准注射流程,注射时间≥20s,拔针后不按压注射部位的方法,可有效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减轻皮下出血与疼痛水平,增加患者舒适度并减轻护士工作负荷;2、在标准注射流程前提下,注射时间为≥20s时,拔针后按压注射点5min及腹部皮褶厚度<15.0mm是ACS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操作前护士还应注重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及时做好干预措施减轻皮下出血的发生;3、体重指数≥25kg/m~2,腹部皮褶厚度大是ACS患者皮下出血的保护因素,而对于低体重指数(如消瘦≤18.5kg/m2)、腹部皮褶厚度<15.0mm患者可能更易出现皮下出血,对于如何减少此类人群皮下出血的发生还需要临床护士做进一步的探索。